李克强中央党校开讲:13亿人的经济账了然于胸

25.10.2015  09:29
原标题:李克强中央党校开讲:13亿人的经济账了然于胸

  如果这样一张海报贴在校园里,恐怕会让很多人望而却步:当前经济形势和重点工作。本来,经济学就是一个让人觉得枯燥深奥的学科,有学者出书论著不得不书名后注上“越读越有趣”以吸引读者。

  不过,当10月23日上午,国务院总理李克强在中央党校以此主题所作的报告,却吸引了2600名听众。由于原有场地只能容纳1947人而报名人数太多,校方不得不另开两间教室作为分会场。

  在长约两小时的讲座中,李克强全程脱稿,中外经济数据信手拈来,有些能够精确到小数点后两位;古今故事娓娓道来,时不时透露自己考察的所见所闻。这也是他第三场“经济公开课”。2013年,他应邀在全国工会十六大作经济形势报告。2014年,他在“两院”院士大会上作经济形势报告。

  这份对13亿人经济账了如指掌的“专业范儿”让现场听众为之折服。中央党校的老师和学员用“拨云见日”来形容自己的心得。“听了总理的讲座,我感到非常振奋、很受启发。”学员艾尼瓦尔·吐尔逊是新疆喀什市长,A4纸大小的笔记本足足记了5页。

  用火爆、热烈来形容这场经济公开课毫不夸张:当天上午的中央党校礼堂掌声阵阵而且笑声连连。讲座结束后,热烈的掌声让李克强总理二度起身致谢。

   成绩来之不易,困难不可低估,信心不能动摇。

  李克强是十八大以来首位到中央党校为全体学员作报告的中央政治局常委,也是十几年来首次到中央党校专门为学员作报告的国务院总理。报告伊始,他首先对“中国GDP破7”的舆论进行了回应。不久前,国家统计局公布第三季度GDP同比增长6.9%。

  “第一,6.9%就是7%左右,属于合理区间。我们从未讲要死守某一个点位;第二这个7%不是破的,而是来之不易的,是在世界经济复苏乏力和国内复杂多变的形势下取得的。”他说。

  李克强接着分析道,在党中央、国务院坚强领导下,通过加强定向调控和相机调控,以结构性改革促进结构调整,实施稳定市场的有效措施,既积极化解“”、努力巩固“”,又不断扩大“”,经济运行保持在合理区间,符合预期,新的动能加速孕育形成,就业扩大、收入增长和环境改善给群众带来实惠。

  李克强在报告中说,正确认识我国经济形势,可以用三句话来概括,那就是“成绩来之不易、困难不可低估、信心不能动摇”。

  虽然主题重大,但李克强讲得深入浅出。讲到推进“简政放权、放管结合、优化服务”,他引用《礼记》、《论语》中的说法“居敬行简”进行阐释;世界大宗商品价格、我国公共基础设施人均存量、波罗的海干散货指数等60多个经济数据他脱口而出、信手拈来。

  “太专业了!”不少学员课后评价。艾尼瓦尔·吐尔逊边记边和同学讨论,“这可是第一次听说”、“这个有新意”、“很受启发和鼓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