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公司法》实施月余 江西“亿元公司”注册34家

11.04.2014  12:25

在注册登记制度改革前,企业注册资本是实缴制,企业注册多少资金就要实缴多少资金。不过自3月1日新《公司法》及注册登记制度改革实施以来,实缴制变成了认缴制,企业注册多少资金并不需要在短时间内实缴,许多企业摇身一变成为注册资本大户。日前,记者从江西省工商局了解到,3月份全省新登记企业中,“1元公司”仅有3户,而新登记注册资本1亿元以上企业共34户,其中有4户达到5亿元以上。

现象

一公司注册资本从800万元增资到11亿元

8日,记者来到南昌市工商局外资局了解情况,对于“亿元公司”增加的现象,外资局的饶局长给予了证实。饶局长透露,除了新增的“亿元公司”,也有一些公司通过增资步入到超亿元企业的行列中。3月份以来,南昌市增资1亿元以上的企业就有14家。

记者了解到,在这14家增资过亿的企业中,江西恒鑫公路投资有限公司显得格外亮眼。在3月份,该企业通过认缴形式,注册资本从原本的800万元一口气增到11亿元.该企业的性质为自然人独资企业。此外,记者还获悉,在我省新增的“亿元公司”中,绝大多数是通过分期认缴形式,认缴期最长达100年。据悉,目前新《公司法》及相关解释中,未对认缴期限有明确的约束。

注册资本登记制度改革后,企业增资畸高的现象是否普遍?对此,饶局长表示,从目前来看毕竟还是少数。从她调出的一些增资较高的企业信息中,记者发现,不少企业属于工程建筑行业,有的增资10倍,有的则增资50倍甚至更多。

对于有的企业增资过亿的现象,一家建设工程公司的负责人关先生分析,企业这样做是为了跨过一些硬性门槛,因为目前注册资本仍是许多行业行规和项目竞标中的重要指标之一。没有达标的注册资本,企业就输在了起跑线上。

如房屋建筑工程施工总承包企业资质就分为特级、一级、二级、三级。其中特级资质标准中就有一条:企业注册资本金达3亿元以上。即企业如果没有3亿元的注册资本就拿不到特级资质。”关先生说,“在建筑工程行业,企业如果有特级资质,在申请银行贷款和项目竞标上都将获得巨大优势。

提醒

巨幅增资有风险 企业应量力而行

企业巨幅增资有何风险?对此,江西省工商局注册局倪局长表示,首先,企业在与其他企业发生经济纠纷时,企业要按所认缴的注册资本承担责任。如果注册资本是1亿元,就要负1亿元的责任。就算注册资本尚在认缴期内,企业实际到位资金低于认缴资本,其也要按全额注册资本来承担责任。

此外,当企业需要清算注销时,必须先缴清注册资本等额资金。例如一家亿元公司要申请注销时,必须先缴清1亿元的注册资本,才可以通过注销手续。如企业不能缴清这笔金额,企业法人将列入黑名单,进而不能再承担其他公司的法人代表。同时,其失信记录还将计入个人信用档案,影响生活中的各方面。

虽然新《公司法》实施后,企业注册资本无须一次性缴清,将大大减轻企业创立初期的资金压力。“不过如果只是为了用高注册资本来‘充门面’,就千万别盲目去增资,或创立之初就认缴巨额的注册资本。对于多数认缴巨额注册资本的企业来说,心理上是希望企业在不断发展壮大的过程中慢慢增加注册资本,可一旦遭遇突发事件,所需承担的经济责任超过企业当时的实际实力时,必定给企业以及企业主个人带来‘致命’的打击。”相关人士也指出,短期盲目增资现象可能会集中爆发,但当企业主意识到其中的风险后,必然会冷静对待。该人士提醒说,企业面对增资应量力而行,采取更为妥当的“分阶段逐步增资”方式。

监管

今后可查询企业经营状况

采访中,倪局长多次提到了“宽进严管”。他说,目前注册资本登记制度改革后,企业注册的“门槛”是降低了,此为“宽进”,下一步的重点工作将是如何进行“严管”。

对于如何进行“严管”?倪局长表示,对于企业的信用信息,今后个人或企业可通过江西省企业信用信息公示系统进行查询。目前由于国务院还未正式下发《企业信用信息公示条例》,江西省企业信用信息公示系统的查询功能尚未全面开放,只能查询到企业注册的基本信息,如注册资本、企业类型、经营范围等,造成了监管真空期。待系统功能全面开放后,公众可查询到注册企业的信用信息、企业年报、企业经营异常情况、企业严重违纪记录。例如企业的增资情况、实缴情况等都能查到,个人或企业可参照查询结果,判断双方是否适合合作。可以肯定的是,企业信用信息公示系统将成为严管企业的重要利器。届时,将从由工商单独监管企业转变为社会公众集体对企业进行监管。(记者罗捷/文)


官方微信

人民微博

官方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