横峰县10.6亿光伏发电项目建设用地探寻
一块块排列整齐的光伏发电板,一根根拔地而起的水泥柱......
总投资10.6亿元目前全省最大光伏发电站——横峰县晶科电力一期50MW地面光伏发电站于2015年2月5日正式并网发电。
项目从签约到建成并网发电只用了短短8个月时间,横峰这片红土地上再次上演了方志敏烈士所描绘的“到处都是活跃跃的创造,到处都是日新月异的变化”的感人场景。
晶科电力光伏电站建设创造了横峰项目建设的“四个最”: 一是目前我省建成并网发电的最大地面光伏电站。 项目建设规划装机容量为100MW,项目总投资10.6亿元,分两期实施,一期50MW投资5.3亿元,占地面积1565亩,是目前我省建成并网发电的最大地面光伏电站; 二是建设速度最快。 在省市县的高度重视及高位推动下,在各有关部门的通力协作与优质高效服务下,项目采取边租地、边建设、边协调的模式,实现了当年洽谈、当年签约、当年开工、当年建成,并于2015年2月5日实现正式并网发电,投入运营,产生效益,日均投资额度达441万元,创造了横峰项目建设最快速度,被誉为“横峰速度”; 三是综合效益最好。 项目集光伏发电、旅游开发、现代农业产业为一体。太阳能光伏发电不造成对大气、水体及土壤污染,是国家大力扶持鼓励发展的环保型可再生新能源。电站正式并网后,年均发电量5500万千瓦时,年收入达6600万元,每年上交税金600多万元,每年可节约标准煤约1.84万吨,能有效缓解上饶市电网高峰期的供电压力,产生良好的经济社会效益; 四是土地综合利用率最集约。 项目在确保光伏发电的同时,充分利用水面、滩涂、荒地发展水产养殖、药材种植和大棚经济,发展现代农业产业,创造了横峰项目集约节约用地之最。
建设大型地面光伏电站,在江西没有现成经验可以借鉴。“摸着石头过河”,晶科电力在横峰县地面光伏电站建设诸多方面,尤其是项目用地方面作出了积极有益的探索。
在推进晶科电力项目的过程中,横峰县成功破解了阻碍项目建设的“四大难题”,妥善处理好了四种关系,快速高效推进项目建设。 一是破解了项目建设用地难题,妥善处理好了项目建设速度与依法依规用地的关系。 晶科电力一期50MW用地面积达1565亩,如何依法依规解决建设用地是一大难题。我省有多例因用地违规而被叫停处罚的光伏发电项目。为加快建设进度,横峰晶科电力项目采取租赁土地形式,采取“三边”的推进方式,即“边租地、边建设、边协调”的方式。省国土厅监察大队对这一模式给予高度肯定。为此,省国土部门出台了建设地面光伏电站用地建议,同意以租赁土地的方式建设地面光伏电站,为全省今后建设地面光伏电站提供了示范借鉴,破解了地面光伏电站用地难题。 二是破解了跨县架线输电难题,妥善处理好了横峰与弋阳两县的关系。 光伏发电需要输入国家电网。在架设输电线路过程中,为避开高铁线路,晶科电力输电线路必须绕经邻县弋阳。横峰县密切加强与弋阳县联系沟通,弋阳县政府大力支持,顺利架设了途经弋阳县输电线路,成功将项目的光伏电量输入国家电网。 三是破解了县级政府与省市各相关部门互相协调配合难题,妥善处理好了县级政府与省市各相关部门的关系。 光伏发电用地牵涉需要输入国家电网,项目建设必须与省市供电部门互相协调配合。横峰县及晶科能源公司积极加强与省市供电部门沟通,争取省市供电部门配合,成功解决了光伏电量输入了国家电网难题。在和省市国土部门密切联系沟通下,省市国土部门负责人深入现场办公,指导解决项目用地难题。 四是破解了项目所在地杨家村用地界址不清争地难题,妥善处理好了村与村、组与组、户与户之间的关系。 项目所在地的村与村、组与组、户与户之间用地界址不清,界址纠纷长期困扰村民。项目一期50MW用地面积1565亩,涉及到两个行政村、13个村小组,近900余户农户,工作量大、涉及面广,要顺利推进项目,就必须破解这一难题。为顺利推进项目建设,项目推进服务领导小组成员驻点办公,现场解决项目建设中遇到的矛盾纠纷。
该项目自2月份并网发电以来,一直处于满发状态,截止2015年10月底,已累积发电4000万度。电站所在地原来是一片荒地,土质为沙土地,保水保肥能力较差,晶科电力在特聘农业专家指导下,第一波种上了花生和葛根这类较耐瘠薄,耐阴作物。第一拨收割完以后,将种植胡萝卜、萝卜、马铃薯、番薯这类块根作物。冬季作物收割完以后,第二年会对土壤进行改良,增施有机肥或种植一些肥地用的作物,来年就可以种更多的经济作物,比如黄瓜、生姜、毛豆。还可以发展仙草等中草药特种种植,这类中草药年多数为一年生草本宿根植,一年种植可多年受益。不久,在这一望无垠整齐有序的电站下将是郁郁葱葱的绿色。荒地变耕地,一地两用,板上发电,板下农业,极大地提高土地利用率和经济效益。
“发展升级、小康提速、绿色崛起、实干兴赣”,横峰迈出建设新能源产业基地县新步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