妙手仁医刘品明 把科学接生带到山区(图)
文/图 江南都市报全媒体记者杨高辉
家住南昌市抚河南路的刘品明奶奶今年85岁了,在她为民行医的一生中,最美的时光都留在了山区:19岁的她,放弃留在南昌的机会,主动请缨支援山区医疗事业,在修水县做妇幼保健医生,一干就是20多年。她一手创办修水县妇幼保健所、培训接生员,用实际行动践行“敬佑生命、救死扶伤、甘于奉献、大爱无疆”的职业精神。
刘品明已退休在家
主动请缨去山区从医
刘品明出生在书香之家,父亲是北京大学的才子,母亲是一名教师,家庭条件优越。1952年,19岁的刘品明从当时的江西医专妇产科毕业,面对是留在南昌还是去条件艰苦的地方。在父亲的支持下,刘品明选择了后者。“看到农村缺医少药,就想发挥自己的专业知识,为人民服务。”刘品明说道。
从南昌到修水,刘品明花了6天时间。刘品明说,她先从南昌坐火车到永修县,然后步行,一天要走30多公里。途经武宁县时,她遇到了当时的修水县公安局局长,获知刘品明要去修水从事医疗工作后,便把自己的马让给她骑,他自己走路回修水县。
办妇幼保健所培训接生员
到达修水卫生院后,刘品明开始筹建妇幼保健所,初期只有7个人,场地是一间杂草丛生的教堂。刘品明带领大家清理杂草、建立门诊、成立妇产科、出诊接生、培训接生员。她白天给接生员上课,晚上讨论专业知识,并将妇科知识编成戏曲,宣传科学接生的方法。当时,农村地区孩子出生大都是由接生婆接生,卫生条件差,容易造成新生儿感染破伤风。在推广科学的接生方法后,有效降低了新生婴儿的死亡率。在修水工作20多年的时间里,刘品明一共培训了2000多名接生员,接生了1000多个新生儿。
忙接生无暇顾及自己孩子
当时上门接生都是靠走路,一天要走40多公里路。“遇到一些难产的,需要在她家中陪护好几天。”然而,刘品明自己孩子出生后,却没有时间带,只能放在别人家里养。
1959年,了解到修水县一家红茶厂2000多名女工的卫生条件较差,妇科问题比较多,刘品明为她们设计了一套消毒的装置,大大改善了女工们的健康状况。1978年,在修水工作26年后,刘品明调到南昌西湖区妇幼保健院工作,大家纷纷流泪相送。
今年,刘品明已经85岁了,大女儿继承了她的妇幼保健事业,成为一名医生,让老人十分欣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