肌萎女生仅有两个手指能活动 高考勇创佳绩

13.08.2015  07:56

  日前,香港本地大学“高考”联合招生结果正式公布。在这些准大学生中,一个身影引人关注——坐在轮椅上,仅有两个手指能活动的周佩珊。

  患有遗传性脊髓肌肉萎缩症第一型的21岁女生周佩珊,靠两个手指每分钟打五六个字来做功课,最终在文凭试中考获5科21分的佳绩,被香港大学文学院破格录取。

  躺在床上,每天坚持上课3小时

  3个月大时,周佩珊被确诊为脊髓肌肉萎缩症第一型,医生最初诊断她只能再活两三年。

  身体上的缺陷并未阻止周佩珊读书的心愿。在医院卧床的她报读了红十字会医院学校的课程,坚持每天上课约3小时,由导师在床边教学,她抬高手臂靠在悬于半空的“书桌”上写字。

  住院15年后,周佩珊决意出院。她想与普通学生一样去学校读书。

  这一愿望背后,周佩珊付出了许多代价。为了能更久地坐在轮椅上,她需要从颈部开刀至脊椎尾骨部,以手术“拉正”早已弯曲的脊骨。为了出院后喂食方便及减低喉管被扯掉的风险,周佩珊开了腹部造口,每天以此输入营养液。

  16岁时,周佩珊终于得以入读特殊学校。

  每分钟打5至6字苦读,终获港大录取。

  为应付繁重的高中学业,周佩珊靠两指点击鼠标板上的按键,利用“速成输入法”,每分钟打五六个字,回答一条长问题就得花几个小时。

  5年来,周佩珊几乎每天学习到晚上10点多,“相比于别人,我得多用几倍的时间。”她说。

  周佩珊的高中生活一直在“追赶时间”中度过。文凭试当日,周佩珊得到特别安排,她以口述作答试卷,再由他人代笔。别人做一份试卷需要1个小时,她却要花三四个小时,最长的一场更是从早上8点半一直考到下午4点多,中间仅休息了10分钟。

  放榜日成绩揭晓,周佩珊拿到了大学的入场券。“入读港大是我多年来的梦想,所有的努力都没有白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