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网:今天中华儿女如何践行“精忠报国”?

02.06.2014  11:17

  “精忠报国,是我一生的目标。”在北京市海淀区民族小学看到孩子们写的“精忠报国”,习近平总书记有感而发。(5月31新华网)

  “哀怨托离骚,生而独开诗赋立;孤忠报楚国,余风波及汉湘人。”我们都知道端午节是为了纪念我国历史上第一位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屈原,他年轻有为,才华横溢,扶楚国大厦之将倾,挽狂澜于既倒,拥有一腔报国的热血和激情。直到最后强秦入楚,国破家亡,他毅然决然地偕同对楚国的满腔忠贞、《离骚》的绝唱、上下求索的脚印投入到那滚滚而逝的汩罗江水中去。直到今天,他激情挥洒的文字依然掷地有声,他拳拳的爱国之情依然叩击人们的心灵。

  “捐躯赴国难,视死忽如归。”精忠报国,既是岳武穆的金戈铁马,也是文天祥的丹青汗心,更是三闾大夫在汨罗江畔那纵身一跃,其实质皆为爱国主义。

  爱国主义是“对祖国的忠诚和热爱”,是“千百年来巩固起来的对自己祖国的一种最深厚的感情”。它是中国人民自强不息、团结奋斗的一面旗帜,是推动我国社会不断发展进步的巨大精神力量,是各族人民共同的精神支柱。5000年来,中华民族历经重重劫难而一直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正是得益于这种爱国主义的伟大情怀在动员和鼓舞。

  当前,我国正处在改革发展的关键时刻,面对国内外复杂的社会环境,要开创全面深化改革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局面,进而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这需要每一位中华儿女将“精忠报国”作为毕生的追求。

  大江东流去,岁月总悠悠,在这个和平发展的年代,“抛头颅、洒热血”般的精忠报国离大多数人都很远,那如今如何践行“精忠报国”?

  “空谈误国,实干兴邦”,习近平总书记早已告诉我们答案。正所谓:“合抱之木,生于毫末;九层之台,起于累土;千里之行,始于足下。”只要每个人各司其职做好自己,人民公仆踏实为人民服务,人民警察尽职保社,军人尽忠保卫边疆和人民安全,政治家搞好政治,经济家搞好经济,教师探讨如何做好教育,医生研究如何提高医术,学者研究如何做好学问,企业探索如何生产出高质量的产品,人人如此,持之以恒,汇滴水成江河,聚粒沙成巨塔,何愁民不富国不强?何愁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不实现?


官方微信

人民微博

官方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