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有啥重要改革 先来瞧一瞧

23.01.2014  12:44

文/记者陈艳伟 廖济堂

   1月21日,在省十二届人大三次会议上,省长鹿心社在作政府工作报告时指出,把改革创新贯穿于经济社会发展各个领域各个环节,以改革促发展,以改革促转型,以改革增效益,以改革惠民生。记者注意到,政府工作报告谈到2014年的工作安排时,共有49处提到改革。那么,今年我省将在哪些领域哪些环节进行改革?下面,本报为你详细列出。

  【经济体制改革】

  组建或改组若干国有资本运营公司

  政府工作报告提出,促进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深化国有企业改革,完善国有资产管理体制,推进经营性国有资产集中统一管制。改革国有资本授权经营体制,组建或改组若干国有资本运营公司、自然资源运营公司和投资公司。完善国有资本运营预算制度,加强国有资本收益和使用管理。推动国有企业完善现代企业制度。深化集体林权制度配套改革,全面完成国有林场改革试点工作。

  积极发展混合所有制经济

  就大力发展非公有制经济,政府工作报告提出,研究制定非公有制企业进入特许经营领域的具体办法,为非公有制经济建设健康发展营造良好环境。积极发展混合所有制经济,支持非公有制企业通过参股、控股或并购等形式依法参与国有企业改制重组,鼓励非国有资本参股政府新投资项目。

  探索实行负面清单管理模式

  推进现代市场体系建设,探索实行负面清单管理模式。积极推进工商登记制度,实行“先照后证”和注册资本认缴登记制。深化资源性产品价格改革。逐步理顺天然气与可替代能源的比价关系。积极推进电价改革,缩小工商业用电价差,推进大用户直购电试点,建立和完善居民水、气等阶梯价格制度。

  积极推进民营资本发起设立中小型银行

  政府工作报告提出,加快组建省级地方法人银行机构,积极推进民营资本发起设立中小型银行等金融机构。加快农村信用社改革发展。发挥信贷投放主渠道作用,力争新增资本外币各项贷款2200亿元。发展债券市场和期货市场,建立健全多层次资本市场体系,推进企业境内外上市和中小企业股份转让系统挂牌融资,直接融资规模达到600亿元。推动政策性保险扩面,积极推进“险资入赣”,做好恒邦财产保险公司筹建工作。

  建立行政审批事项目录管理制度

  政府工作报告提出,切实转变政府职能。深化政府机构改革,一季度完成省政府机构改革,三季度完成市县政府机构改革。稳步推进事业单位分类改革。深化行政审批制度改革,建立行政审批事项目录管理制度,并向社会公开,在目录之外的一律不得设置行政审批事项。

  建立公平开放的公用服务购买制度

  今年,我省将制定政府向社会购买服务的具体措施,建立公平开放的公用服务购买制度。加快培育发展社会组织,推动中介服务机构、行业协会、商会与行政机关完全脱钩。加强监管能力建设,创新监管方式,提高政府管理水平。

  逐步将县(市、区)纳入“三公”经费公开范围

  就“三公经费”,政府工作报告提出,从紧控制“三公”经费支出,扎实推进“三公”经费公开,逐步将县(市、区)纳入公开范围。建立以政府债券为主体的政府性债务收支纳入预算管理,有效防范和化解财政风险。

  建立城乡统一的建设用地市场

  政府工作报告提出,健全城乡发展一体化机制机构。推进统筹城乡改革试点。深化土地利用管理制度改革,进一步规范征地程序,完善征地补偿办法,落实被征地农民的社会保障。建立城乡统一的建设用地市场,完善土地租赁、转让、抵押二级市场。按国家部署和要求,积极稳妥开展农村宅基地、农民房产确权登记发证和抵押、担保、转让试点工作,有序推进农村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制度。统筹城乡基础设施建设和社区建设。

  【区域发展战略】

  启动省直管县体制改革试点

  政府工作报告提出,启动省直管县体制改革试点,赋予试点县享受设区市一级的经济社会发展管理权限,增强县域经济社会发展活力。支持具备条件的县改市(区)。落实加快县域经济发展的政策措施,实施工业转型升级、现代农业“接二连三”、服务业倍增、县城建设提升、镇村联动发展、城乡环境治理“六大工程”。支持因地制宜发展特色产业,不断壮大县域经济。

  【抓好“三农”工作】

  深化农村经营体制改革

  切实抓好“三农”工作,夯实农业农村发展基础。深化农村经营体制改革。坚持和完善农村基本经营制度,积极探索农村土地集体所有制的有效实现形式,落实集体所有权、稳定农户承包权、放活土地经营权,加快构建以农户家庭经营为基础、合作与联合经营为纽带、社会化服务为支撑的立体式复合型现代农业经营体系。积极发展多种形式的规模经营,鼓励土地经营权向专业大户、家庭农场、农民合作社流转。健全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培育农机作业、病虫害防治等经营性服务组织,为农业生产经营提供低成本、便利化服务。加大农业职业教育和技术培训力度,培养造就懂技术、会经营、善管理的新型农民队伍。

  同时,着力稳定粮食生产,加大强农惠农政策力度,深入开展“粮食稳产增产十大行动”。加快发展现代农业,实施“百县百园”建设工程,推动建立高标准现代农业示范园。鼓励支持农业龙头企业向优势产区集中、向园区集聚,创建一批省级农业产业化示范区。

  扩大中心镇的管理权限

  坚持镇村联动,以镇带村、以村保镇、互动发展。重点培育壮大中心镇,在民生和社会公共服务等方面扩大中心镇的管理权限。继续选择一批村点开展社会主义新农村和民族特色村寨建设。积极发展“一村一品”,培育一批特色产业村,切实保护好历史文化名镇名村。加强和创新农村社会管理,发展农村新型社区,健全农村留守儿童、留守妇女、留守老年人关爱服务体系,推进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完善乡村治理机制。

  【提高城镇化质量】

  深化户籍制度改革

  政府工作报告提出,推进以人为核心的城镇化,着力提高城镇化质量。推进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深化户籍制度改革,实行差别化落户政策,有序放开南昌城区落户限制,积极放开其他设区市中心城区落户限制,全面放开县级城市和建制镇落户限制,健全流动人口居住证制度。抓紧研究指定与户籍制度改革相适应的配套政策措施,加大对农业转移人口进城就业创业的政策支持力度,把进城落户农民纳入城镇住房保障和社会保障体系,在农村缴纳的养老保险和医疗保险规范接入城镇社保体系,保障进城务工人员随迁子女平等接受义务教育。建立财政转移支付、城镇建设用地指标与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挂钩机制。选择若干市县开展新型城镇化试点,重点在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成本分担机制、多元化可持续的城镇化投融资机制、改革完善农村宅基地制度等方面进行探索。

  制定实施全省新型城镇化规划

  就优化城镇布局和结构,政府工作报告提出,制定实施全省新型城镇化规划,完善“一群两带三区”城镇体系。推进鄱阳湖生态城镇群与长江中游城市群融合发展,加快南昌大都市区、赣州都市区、九江都市区建设,积极培育京九、沪昆沿线城镇带,促进大中小城市和小城镇协调发展。

  抓好城市道路、地下管网、公共交通、通信、环保等市政设施建设。集约利用城市土地资源,加强城市地下空间开发利用,完善城市综合功能。创新城市管理方式,完善城市治理结构,加强城市社区建设,推行城市网格化管理模式,推动数字城管向县城延伸,提高城市智能化、精细化管理水平。

  【发展社会事业】

  鼓励社会力量兴办教育

  就深化教育领域综合改革,政府工作报告提出,鼓励社会力量兴办教育。推进义务教育学校标准化建设,改善贫困地区薄弱学校办学条件。实施中等职业学校达标建设计划,完善中高职衔接制度,促进校企深度融合。抓好高校内涵式发展,实施高等教育质量提升工程,开展本科高校专业改革试点。

  优先支持举办非盈利性医疗机构

  政府工作报告提出,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扩大县级公立医院综合改革试点范围,推进公立医院补偿机制改革,巩固完善基本药物制度。鼓励社会办医,优先支持举办非盈利性医疗机构。实施卫生计生服务能力提升工程,加快推进省直医疗机构在南昌市新区建设分院,抓好市、县妇幼保健机构建设。坚持计划生育基本国策,落实“单独两孩”生育政策,健全计划生育利益导向机制。

  【开放型经济】

  支持两个先导区先行先试

  就扩大对内对外开放,提高开放型经济水平,政府工作报告提出,密切国际交流合作,深化与港澳台合作,加强与长三角、珠三角、海西经济区、武汉城市圈、长株潭城市群对接合作。主动对接上海自由贸易试验区建设,支持共青先导区、南昌临空经济区和具有条件的市县先行先试。

  同时,实施招大引强工程,围绕战略性新兴产业、先进制造业、现代服务业和产业链发展需求,重点引进一批关联度高、带动力强的重大项目,促进项目集聚和产业集群。扩大外贸进出口,优化出口商品结构,加快发展服务贸易,推进加工贸易转型升级。积极争取设立赣州、南昌综合保税区和宜春海关,加快推进九江、吉安综合保税区申报。支持建设赣南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和赣闽、赣粤产业合作区。

赣州首开粤港澳大湾区蔬菜直通车
  (记者钟金平 实习生邓竹青)7月1日9时30分,上饶之窗
江西今年建设设施蔬菜35万亩
  宁都讯(记者梁健、钟金平 实习生邓竹青)7月1上饶之窗
江西金融机构全力支持经济复苏
  (记者刘佳惠子)6月30日,上饶之窗
线上线下双向发力 实现为民服务零距离
 江南都市报讯 邓津龙、全媒体记者曹章保报道:为全上饶之窗
光伏建筑一体化产业对接会举行
  (记者游静 实习生李少如)6月29日,上饶之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