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视网评]《亲爱的》比打拐更深刻

30.09.2014  11:38

  从9月26日开始,电影《亲爱的》在全国各影院正式上映,截止9月28日晚,《亲爱的》上映首周票房近亿。这部以打拐为线索尝试讨论中国当下社会问题的电影,不仅赚足了中国观众的眼泪和票房,更带给了观众关于感情的深刻解读。

  《亲爱的》有着分段电影的框架,讲了两个具有关联的寻子故事。但影片最为深刻的地方,还是放在了赵薇出演的农妇李红琴身上。如果换了别的导演来讲述这个故事,也许影片到了李红琴这里故事就结束了,那么这部电影也应该改名叫《打拐》。而陈可辛显然不打算拍一部讲失踪儿童、父母痛苦或宣传打拐的电影,而是将立足点放在伦理和法律的冲突上。

  这是一个非常现实的题材,现实中,有很多如电影中失去孩子的田文军和鲁晓娟这样的父母。而孩子并非只是一个每天出现在你身边的个体,而是父母身体的一部分、父母生命的延续,对于很多人来说,这是他们活下去的意义所在。所以,影片用了差不多一半篇幅讲丢孩子和找孩子的事情,正是许多观众在看了一半之后才发现,剧情真正开始其实是在找到孩子之后。事实上,这种叙事的方法已经很讨巧观众了,导致一半的观众在看完了电影之后表示要给孩子买GPS定位设备。

  但作为电影来说,影片用一个很讨巧的点,来带动打拐背后隐藏的更大更深的关注点,这里面的冲突才是有意思和有力量的。随着赵薇出演的农妇李红琴的出现,观众们才发现导演不是仅仅想让他们看到一个值得同情但距离我们遥远的故事。

    电影后半段一直不停的丢给观众的各种线索是关于家庭、父母的社会问题。比如,离婚夫妻面对孩子丢失所引发两个家庭的动荡,人贩子的妻子是否有领养孤儿的权利,为生二胎给丢失小孩开死亡证明的法情冲突,丢失孩子对人贩子养母的感情,找回孩子重新与亲生父母建立感情和联系,得不到法律援助的农村妇女,司法的灰色地带,人贩子妻子的怀孕。这些冲突所代表的社会意义和冲突本身都比电影前半段找孩子要来的更深刻。在这其中表现出的法律问题以及伦理问题,更多的是法律和伦理的冲突,这个内核是非常适合现代人思考模式的内核。

  如果能够多一些这样的题材,以电影撬动(也许是敲动)现实,即便剧作不够完美剧情不够触动又如何?大陆的影院里可以放映这样的片子,大牌的演员可以比较没顾忌(片酬和得奖压力)地出演这样的片子,即使商业立足不高又如何?何况黄渤和郝蕾的演技已经无法用喜欢或者很棒来置评。吹毛求疵的说一句,导演误把苦难当情怀,提笔很重,落笔太轻。(史玉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