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视网评:解救被拐儿童需要民间与官方通力合作

24.01.2014  13:44

    今视网评 从5年前到他生命的最后一刻,他成功解救60多名被拐卖儿童,帮助众多家庭团聚。魏继中,人称“民间打拐英雄”,他的出现,让众多处在毁灭边缘的家庭破镜重圆;他的出现,让众多儿童被拐悬案变得峰回路转。(1月23日 今视网)

  当我们在哀悼这位为了解救被拐儿童付出生命的民间英雄的时候,我们又不禁担忧那些依然下落不明的孩子的处境。老魏离开了,但拐卖孩子的现象依然严峻,很多离散的家庭仍翘首期盼他们的孩子,打拐行动依然刻不容缓。

  近些年来,“随手拍照解救乞讨儿童”行动、“宝贝回家”寻子网站、“博爱童话园”等民间打拐力量异军突起,成为官方打拐的有益补充,许多被拐孩子获得解救。民间行动汇集全民的力量,形成一张覆盖全国的信息网,民间力量正在成为一种新的强有力的打拐形式。

  但在一些地方,存在着规模庞大的拐卖儿童行业,形成盗、抢、售“一条龙”服务的产业链。打拐,是民间不可能完全胜任的任务。民间力量只能充当补充,关键要有公权力的介入。政府必须建立一套健全的打拐机制,保证官方打拐行动的有效进行,也使民间打拐行为在打拐行动中形成一种有益的补充。 

  要让打拐取得突破性的进展,笔者以为,首先要提高警方办事效率。一些基层公安机关在接到儿童失踪的报案后,往往要24小时以后才受理。这无疑给了人贩子转移被拐儿童足够的时间,也为警方日后破案增加了难度。

  其次要完善有奖举报机制。重赏之下必有举报,此举对发动民间力量进行打拐至关重要,有望使民间打拐成为打拐的有益补充。

  再者,需要建立一个全国丢失儿童的统一的信息库或者DNA库,对社会公开,以便警方、失踪儿童的家长和群众及时交流情况,也能发动全民的力量,增加信息渠道,加大解救被拐儿童的力度。

  不论是民间组织还是警方,打击拐卖违法行为、解救失散儿童是共同的目标。笔者以为,要进一步完善打拐制度,使非专业的民间打拐与专业的警方打拐两者之间形成完美对接,警方借助民间打拐组织的力量,加强政府和民间的通力合作,才能让更多的被拐儿童早日与家人团聚。(陶望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