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冬至吃什么 到城市自信
这期洪城里,我们以“冬至吃饺子”为由头,起个话题,来个圆桌派。
这不冬至又要到了,没有确切统计数据,感觉就是社交软件开始兴起后,冬至成了一个各种社交软件中晒饺子的节日,尤其是在微信朋友圈,呈现燎原之势。要知道,南昌作为一座南方的省会城市,是不太把吃饺子过冬至作为传统项目的,冬至倒是代表着一些别的意义,而且我们的记者发现,在江西其他地方,也有很多种冬至传统食物,但是在社交软件指导我们生活的今天,似乎就剩饺子这个唯一正确答案了。不管喜不喜欢吃饺子,年轻人都会在冬至时候来条带着饺子味儿的朋友圈,但是过完这天之后,或许一年都不碰饺子,因为那不是他喜欢的食物。饺子只是冬至的标签,或者说是参与冬至社交的一种方式。这事,还挺有意思。
●社交软件指导生活
社交软件指导生活,这似乎是今天的年轻人比较认可的生活模式。先是通过社交软件知道哪些是热门场所和事件,再根据指导来参与,很简单的例证是,周末的山姆会员店和前不久开张的盒马鲜生。有个很有意思的现象是,有些商品几乎是每个购物车里都有,然后大家还会看着别人购物车里的东西窃窃私语,“对,就是那个果汁,网上都说好吃,必买之一!”“那个也是网红商品,而且还限购,你赶紧去排,我去逛逛别的。”物质的丰富和财富的提升,进入商城不再是购买必需,而是购买体验和享受。这时候,抖音上、朋友圈里的推介就成为了一个重要依据了。
如果说今天年轻人的生活要由社交软件来安排,那么排队则是生活的一部分。上次盒马鲜生开业,大家见识了南昌年轻人排队的热情,可是这相对于大城市里的年轻人排队经历而言,这真的是小儿科了。对于北上广深这种一线城市的年轻人来说,排队就是他们的日常修行,除非你戒掉平时任何花钱的社交行为。对于这各种排队,很多人会觉得性价比太低、不值当,但对于一些工作压力不小、社交空间被挤压的年轻人来说,凑在一起“排队”这件事本身或许就有意义,因为在现场比什么都重要。
●最快去现场比什么都重要
在现场这事比什么都重要,这应该是当代年轻人的普遍认知。否则就很难解释,为什么只要哪里热门、哪里是热点,年轻人就必然趋之若鹜,哪怕是一个图书馆、一个公园,都要争先恐后第一时间去打卡,如果大家都有新店开张一个月后再去的念头,那排队的人群从何而来?
上世纪80年代,中国的重要标志是电视的普及,互联网是到上世纪90年代中期后才开始普及。80后是和中国的电视普及一起成长的,可以说是“电视一代”,而90、00后是真正的“网络一代”。
网络时代伴随着各种社交软件兴起,大众文化也在追求一种以即时的当下的感觉为中心的“现场感”,这就导致了这一届年轻人更热衷于第一时间的现场参与,这也是直播红火的原因所在。
直播通常有一种”生活流“的现场感,年轻人对其有强烈兴趣,同时有互动有参与。这种兴趣来自对真实的极度渴望。直播其实是重新界定自我和他人的关系,通过互动和打赏在虚拟世界中建立一种相当真实的关系。这种特性恰恰正是今天年轻人进行社交活动的动力。
最快去现场,这话听起来像是那些年对新闻记者的要求,可今天每个人都是记者。前两天八一广场天桥即将被拆,很多年轻人涌上天桥拍照留念,成为当天城中热门事件。去拍照留念的年轻人,不排除很多是带着感情去的,因为八一广场的天桥可能是他们刚进入这座城市时最熟悉的场景,就像当年的小布兰登。可也不排除很多人是看着别人去了,自己也跟风去凑热闹的。在每个人都有手机、都能发布信息、发表观点的今天,年轻一代在网络空间找到了新的生活感觉,找到了影响别人的快感,而唯有去现场参与,才有可能说出点和别人不一样的东西,如果实在说不出,那至少还去现场拍了照片。
●制造热点而不是迎合
那这是不是也算某种形式的内卷呢?因为内卷的表现形式就有自我重复、复制而没有增进的特性。如果算,那面对这种内卷,我们应该怎么办?指责年轻人没有主见、跟风?这说不过去,在跟风这件事上,永远不只属于哪一届年轻人。
更何况,在网络时代中成长的90后、00后,他们自己的世界已经相当完整。他们往往是对长辈相对尊重,和谐共处,对上几代人并没有反感,但有其平行展开的自我世界。他们既喜欢跟风凑热闹,可同时也有自己的小天地。这个月初,《洪城里》参与举办了下榻艺术节,现场的很多年轻人表达了他们对小众事物的热爱,坚持个性和喜欢参与,并不会在他们身上截然分开,而是和谐统一。
针对这届年轻人的这些特性,以及既然存在无法改变的内卷,我们可以思考一些问题。回到我们最初的话题,冬至吃什么?可以吃饺子吗?当然可以。但是必须吃吗?如果不吃,提供了别的选择吗?讲好了别的故事吗?有更好的传播吗?如果都没有,那选择吃饺子不就是一种必然吗?!
其实以冬至吃饺子为由头,更想延伸到其他话题,赣菜、赣文化、南昌的城市自信,《洪城里》在以往很多期都探讨过。在今天的语境和情境下,无论是赣菜如何出海还是打造城市自信,都更应该主动出击,不断制造出今天年轻人喜欢参与、愿意关注的热点、爆点,而又能知道年轻人内心的热爱,这正是《洪城里》未来想尽力去做的事情。
(叶海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