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烦心水”到“幸福渠”
春末夏至,气温上升,一件烦心事总在湖泽镇南溪村委负责人党总支部副书记潘小林的脑海里“打转转”,一条长约5公里、横亘在村庄山脚下、决定2000多亩田土是否有水灌溉的水渠,又要开始清淤疏通了。
心动决定行动。4月23日,一辆挖掘机已经完成了大约4公里的渠床铲平,新鲜的机械齿痕彰显着它的作业历程,它正在渠岸上挖土除障,逢过处,草走、树倒、土移,留下一条宽约2米的平整土路。沿途,不时吸引一两个暂停劳作的村民前来看个究竟。
“施工了一个星期,土方工程接近尾声。待会儿就有车装运管道过来,马上开始铺设。不日就可以通水。”潘小林说这话时,舒了一口长气。
早在上世纪六七十年代兴建的这条水渠,是把上游小Ⅱ型水库横江水库的水引向下游田土的主要渠道,一开始通往南溪、湖泽两个村,灌溉面积超过3000亩。受多种因素制约,一直保留土方结构原貌,渠床渠岸没有硬化,一通水、一下雨就有泥土塌方流失,阻塞渠道,以致于目前只能维持灌溉一个村。
“大集体时代,把水渠分成一段一段,包干到村小组,每年清淤清理杂草一次。后来,包产到户,这项事只能靠村里解决。”当过30年村委副书记、主任的闻秀才介绍。
就在挖掘机作业前方,杂草丛生,泥土堆砌,原本可以过一个人的渠岸早已“容不下一只脚”,村民来去放水极为不便,打滑跌倒之事时有发生。渠床上,流失的泥土,这里一堆,那里一层,水流过确实艰难。
“这条渠20年都没有这样大维修过,困扰村民太久了。现在好了,渠床马上清理得平平整整,岸上有这么宽,过人过牛都很方便。村委为村民办了一件大实事大好事。”该村北村自然村村小组长梁圣斗把幸福写在脸上。
“要想真正解开这个烦心结,还需要争取项目资金,把这条渠彻底硬化,以后每年只需要稍加清淤除草,就可以顺利通水,‘烦心水’变成南溪村民的‘幸福渠’。”潘小林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