魏青:从田华缺钱而不拍广告说起

25.09.2015  10:58

  这两天,新中国电影事业的开拓者、87岁高龄的老艺术家田华的晚年生活引起外界热议。晚年因为家中接连出现了四位重病患者她不得不再度背负起家庭的重担,甚至开始“疯狂”地接各种工作。但是田华的“疯狂”也有着她自己的底线,从艺60年,她从未接拍过一条广告,因为田华担心万一自己代言的产品被查出了问题,这样会对不起观众对自己的支持。就算是非常缺钱的现在,田华也宁愿放弃两百万的广告代言而去接一个只有一千元酬劳,却是充满喜庆祝福的婚庆活动。多位明星嘉宾和很多慈善机构表示,愿意为田华捐款,希望能更多的帮助到这位令人尊敬的老人。但是田华乐观地表示“不愿意接受捐款,凡事都要靠自己,怎么着都要笑对生活。”(《广州日报》2015年9月24日)

  面对家庭生活出现的疾病厄运和巨大变故,田华老人没有悲天悯人,没有一蹶不振,更没有消极对待,而是以一种更乐观的心态坦然面对,并以自己暮年的羸老之躯努力“接活”,以此获得收入治疗疾病,帮助家人摆脱疾病的折磨,其表现出来的坚韧和刚强令人感动,其在别人欲捐款资助面前表现出来的高风亮节和道然风骨更是令人肃然起敬,其身上体现出来的德艺双馨激荡人心。

  两位儿媳、小儿子以及老伴儿分别患上癌症,为给四人看病,2008年到现在,家里为这四人看病已经花掉了300多万,但是看病还需要花钱,按理说,凭借田华德高望重的地位,不管在什么地方,只要她“诉苦”,必然能够得到很多帮助。但田华向来低调,不想给社会和其他人增加麻烦。她从不对外讲述自己家中的不幸,即便是做客电视节目,对于家里的事情也是一笔带过。不倚老卖老,不用名声和地位换取同情,将苦难留给自己,让乐观留给别人,一位老艺术家如此隐忍,如此内敛,这样的做人境界难能可贵。

  一般而言,富日子好过,穷日子难熬,特别是对于田华这样曾经无比风光的老艺术家来说,大世面见了很多,富裕的日过了不少,突然间从无忧无虑的富日子降落到处处布满生活的荆棘的落魄状态,其心理遭受的落差打击可想而知,从此封闭自己、一蹶不振和消极对待也是一种选择,但是却不是最好和最体面的选择,于是田华选择了积极、向上和振作的姿态,将苦难当做经历,当做暮年的又一次历练,虽然田华年届90,但是其战胜厄运和困难的心态却很年轻,如此人老心不老,实在是老的境界。

  人一辈子,从苦日子到富日子很好过,但是,要从富日子退回难日子,就不好过,过去的田华,对生活的标准要求虽然不高,但是也有“标准”,如今,因为亲人们被疾病困扰需要花很多钱,为了给家人看病,田华省吃俭用,一个月全家只有1000块钱伙食费,尽管如此,田华依然乐观,并不以生活轨迹的降落而怨天尤人和垂头丧气,而是以风烛残年的努力安抚亲人们的病痛,哪怕自己多吃些苦,多受些罪,按理说,高龄的田华不需要体现责任感,不需要体现共度难关也说得过去,毕竟年龄不饶人,但是事实是田华没有倚老卖老,而是焕发第二春,愈挫愈勇,难能可贵。

  不仅有自己艺术和生活的底线,更有拍广告的底线,从艺60年,她从未接拍过一条广告,就算是非常缺钱的现在,田华也宁愿放弃两百万的广告代言而去接一个只有一千元酬劳的婚庆活动,一位老艺术家如此“害怕”广告,善待广告,拒绝广告,生怕广告出问题而影响观众对自己的看法,背后折射出了艺术家谨小慎微的做人观和艺术观,善待广告就是善待金钱和物质,一辈子不做广告,也许中国的商品会因此而滞销,但是却多了一位德艺双馨的艺术家,物质的GDP也许少了,但是艺术精神的高尚内涵以及由此繁衍的艺德却被发扬光大了,特别值得。

  一位老艺术家在人生的暮年身上还能够体现出这么多的做人和艺术美德,不仅是做人的境界,更是艺术的福祉和财富,能够从90高龄的老艺术家身上汲取做人、演艺和精神的营养,对于当今包括年轻人在内的社会更是一种生动的励志教育和励情教育,面对家庭变故,面对困顿,面对金钱和物质,该怎么样善待,田华不仅给演艺圈做出了榜样,更给社会做出了表率,对于生活而言,面对困境当勇于搏击,尽管是人生暮年;对于从事艺术而言,清楚不做什么也许比做什么更有意义,瓜田李下,谨小慎微也是艺术家的更大美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