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生】从“虾论只卖”到“按针收费”,然后呢?

19.10.2015  12:12

  山东省烟台市的冉先生去一家口腔诊所给牙齿拆线,却遭遇了10块钱拆一针的事儿。对此,该口腔诊所所长联系到记者,称诊所医生误收了冉先生的钱。(10月18日齐鲁网)

  从就餐前的每份38元,到买单时的每只38元,青岛某餐厅刚刚给我们上演了一部吃虾的“悬疑大片”,即在烟台的某家诊所找到了“续集”:明文规定的每次拆线10元,转眼间变成了每针10元。冉先生因为开初缝了10针,按针计价被收了100元,足足多付了90元。尽管钱数不多,但这般近乎摆明了的欺诈,却委实让冉先生不能接受。

  显然,“按针收费”无疑系“按只计价”的“变种”,其欺诈手法也是“异曲同工”:青岛虾的单价中不标注计量单位,意在“偷天换日”;而烟台诊所把按针计的缝合价目与按次计的拆线价目并列,也是为了“鱼目混珠”。可见,价目表的故意模糊化,成为不良商家欲行价格欺诈的一个共同点。

  唯一的不同点在于,商家的欺诈手法越来越高明,可说是后来者居上。譬如,餐厅老板标价的特点是虚虚实实,虾价后面未标的计量单位,悄悄以细小字体放在了价目表最不起眼的地方,其目的显然是想把顾客套牢,从而将高价进行到底。无奈价格前后反差太大,加上老板铁心“敲棒棒”,突破了消费者的承受底线,致有停业及高额罚款之“”,可谓“鸡飞蛋打”;而诊所老板则相对“高明”一点,收费表虽然同样模糊,但独特点在于“横竖都有理”:患者默认,老板自然欢喜;若结果不妙,可以当事医生误读化之,谓之进退有据。

  现在看来,这位诊所老板很可能会如愿以偿,媒体刚刚曝光,老板就开始“危机公关”:先是批评当事医生理解失误,再是出示收费表证明误读的可能性,继而表示退回多收款项,并诚恳道歉。看似简单的“三板斧”,却成功的把行为的“有意”化成了“无意”,瞬间将危机消弥于无形。看来,除非有更多患者举证,证其多收费系有意为之,否则仅凭此次金额不大的孤例,这位诊所老板显然很难受罚。

  不过,并非新手的医生,在规模不大的诊所向来是“一人多岗”,岂会对收费规定如此生疏?其实,真相很简单:青岛餐厅老板敢于天价宰客,因为他认定游客一去不返,抱有“宰一个算一个”的胜算心理;而烟台诊所老板则以为患者“求医心切”、不大会计较区区小数,故而“混水摸鱼”,搞起细水长流似的乱收费。殊不知“久走夜路要闯鬼”,若果真是“心怀鬼胎”,相信早晚会有“露馅”的一天。不信,咱们走着瞧。

  其实,这类自毁前程的短视行径,但凡有社会责任感、有良知的企业家,都不会为之。反之,热衷于搞这类“小动作”的商家,大多经营不善且又心术不正。坑害了消费者不说,还牵连众多无辜商家“受累”,更扰乱了正常的市场经济秩序。显然,对于这类不良商家,不应姑息,更不该放纵。否则,昨天是某些餐厅“虾论只卖”,今天变成个别诊所“按针收费”,那接下来又会不会出现某发廊来一个理发“按根计价”呢?

  因此,对于那些不走正道、专事欺诈、且屡犯不改的商家,一旦坐实,建议由国家相关部门记入市场“黑名单”,并终生禁入。在这个问题上,对不良商家的宽容,就是对大多数恪守本分商家的不公。处置这类商家,不仅要“杀鸡给猴看”,更要“杀猴给鸡看”,如此,才能让作恶者胆寒,类似“按只计价”及“按针收费”等荒唐至极的坑蒙拐骗行径才会真正“销声匿迹”,从而重建消费者对市场的信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