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集中上市到均衡供应

13.02.2017  08:31

  岁末年初,信丰农友果业专业合作社的社员们分外高兴:他们合作社兴建了5座500吨的组装式冷藏库,脐橙由往年采摘后的集中上市,变为均衡上市,价格从2015年的最低的2.2元1公斤飚升到现今的8元1公斤。去年,信丰县新增新型保鲜贮藏设施33座,脐橙产后损耗率缩减在6%以内,辐射带动308户果农户均增收1万余元。

  和信丰县一样,2015年以来,在国家财政6500万元补助资金的支持下,我省聚焦优势特色产业,突出重点、集中连片、整体推进,对22个县(市、区)果蔬产地初加工设施建设进行补助,扶持616家农户、238个专业合作社和35个家庭农场,新建了1488个果蔬贮藏窖、通风库、冷藏库和烘干房等初加工设施,新增了91032吨果蔬贮藏能力,农产品实现了错季销售和均衡供应。两年来,累计为农民减损3724万元,错季销售增收2322万元。

  农产品提质增效了

  1月25日,高安市米红蔬菜专业合作社的豇豆地里,微风徐来,泥土味由远及近,正在耕翻农田的合作社理事长金米红高兴地说:“我们合作社兴建了5座冷藏库,延长了贮藏时间,减少了产后损失,保障了品质,农民增收了。”随同记者采访的高安市农业局局长胡三元高兴地说:“项目带动了产业,带动了农民增收。

  前些年,由于没有兴建果蔬冷藏库,该市石脑镇、龙潭镇、伍桥镇农民种植的豇豆难以保鲜,上市期短,农民增产不增收。这几个乡镇兴建了53个冷藏库后,豇豆经预冷后运输,市场销售从邻近地区扩大到全国10多个省市,每公斤豇豆售价提高了28.2%,每亩纯收入达6000多元,比没建冷藏库前亩均增收1500多元。

  “我省围绕‘增加供给、均衡上市、稳定价格、提高质量、保证加工、促进增收’这一目标,通过资金补助、技术指导和培训服务等措施,扶持农民专业合作社、农户和家庭农场兴建农产品储藏、保鲜、烘干等初加工设施,延长了农产品贮藏期、加工期,解决了农产品产后损失大、质量安全隐患及收获期集中上市、价低、卖难等问题。”省农业厅副厅长万国根说。

  近年来,这22个县(市、区)的农产品实现了均衡上市,延长了原料供应期,拉长了加工企业生产周期,提高了加工企业生产效率和效益。永丰县藤田镇中西山百合专业合作社兴建了冷藏设施后,百合采后损失率由20%降低至6%,百合售价达每公斤10至14元,比没建冷藏设施前增长60%。

  我省把农产品产地初加工补助政策与精准扶贫紧密结合起来,加快推进精准扶贫、精准脱贫步伐。瑞金市为贫困果农量身订制了“123”精准扶贫新模式,即利用补助政策,扶持建设一座脐橙保鲜库,每户种植脐橙20亩,每年新增纯收入3万元,力争两年实现脱贫。

  农业功能拓展了

  我省在建设果蔬产地初加工设施时,大力促进农业产加销紧密衔接,拓展农业功能、发展农业新型业态、引导产业集聚发展,做实产业链、做活价值链和做精产品链,全面提升农产品初加工设施水平,促进农业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

  “农产品初加工不仅仅是烘干、贮藏的问题,还涉及农产品产后净化、分等分级、烘干、预冷、保鲜、包装、储藏等多个环节的产业链建设。”省农业厅农业产业化指导处处长兰永清说。两年来,我省将补助政策优先在农产品优势产区布局,促进了当地农产品营销体系和电子商务平台建设,推动了初加工产业园区的形成。

  多年来,南城县的蜜橘冷库少,蜜橘贮存时间短、易发生虫蛀和霉变,每年产后损失金额高达1.2亿元。实施农产品产地初加工补助政策后,该县扶持农民合作社统一在农产品加工园区建设蜜橘冷藏设施,形成了以蜜橘为主的特色产业集群,推动了蜜橘加工业的快速发展,形成了蜜橘景观带,带动了当地以蜜橘采摘为主的休闲旅游。

  通过集中建设农产品产地初加工设施,促进了种植、贮藏、加工、销售各环节有机结合,反向带动了农作物的规模化种植,推动了农业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莲花县琴亭镇莲花村通过兴建莲子贮藏、加工设施,已发展成为一个以莲子种植、加工和乡村旅游为主导产业的富民产业。同时,该村多渠道引资1.2亿元,兴建了莲花博览园,推动了乡村休闲旅游发展,荷花盛开时节,游客近30万人次,带动全村莲产品销售、餐饮和民宿等服务业的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