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的钳工技术了得

26.12.2014  14:07

徐志军动手能力强,能解决实际问题。只要他出马,我们就百分之百放心。”这是萍安钢萍乡维修厂四车间主任严萍对徐志军的评价。““我们班长的技术,牛!”奋战在一条“战壕”中的“战友”同样对他竖起了大拇指。能得到如此称道,看来徐志军的身手确实了得。

徐志军,1994年开始从事钳工工作,到今年已整整20个年头,拿到钳工高级技师职称,同时拥有电焊工操作证,成为设备维护的佼佼者。他是四车间制氧动力钳工班的班长,所辖班组负责萍乡炼铁厂高炉鼓风机、制氧厂所有设备、焦化厂的煤气风机、动力厂的TRT发电机组、燃气发电机组等设备的日常维护和检修任务。这些设备有不少是公司特A类设备,一旦发生故障,就会牵一发而动全身,影响公司的生产,因而责任重大。

像这种重要设备,决不能出现事后救火情况,重要的是做好预防维修。否则,就会给公司造成损失。”徐志军说。为此,他非常注重设备的日常维护、点检、定期维护,并总结了设备维护的“四大法则”:即“注重点检质量、做好设备定期保养、抓好检修质量、把好备件质量验收关。”做到了这四点,就可使设备处于可控状态。

徐志军从2005年开始担任钳工班班长,班组绩效一直不错,2012年以来设备故障率均为零。说起多年来的班组管理“”,徐志军认为,作为兵头将尾的班长,一方面个人技术素质要过硬,能啃得下硬骨头,这样管起班员来才有底气。另一方面要以身作则作好表率,有疑难问题或突发性问题第一个上。在管理方面,除了以制度管人外,平时还要与班员多沟通,了解他们的心里诉求。“大家在一起就像兄弟一样,只要兄弟们安全工作,设备维护好了,就是最大的收获。”把班员当作兄弟,把班组当作自己的家看待,这就是徐志军的心得。

今年39岁的徐志军正是干事业的黄金时期,他性格沉稳,踏实,有着一股不解决问题决不放手的韧劲。尽管一天工作下来,感觉很疲惫,但回到家,他还坚持看专业书或上网查资料。“我只是一个技校毕业生,我的技术是靠着勤奋自学、实践摸索出来的。”长年累月与设备为伍,为他熟悉、掌握设备性能提供了有利条件,加上他爱动脑筋,“金点子”多,通过对设备进行小改小革,解决了一系列困扰设备稳定顺行的重大隐患。譬如今年他利用萍乡炼铁2#高炉大修的机会,解决了D1200鼓风机推力瓦经常烧坏的问题。改造前,因推力瓦经常烧坏,一个月要停机检修一次,每次至少影响炼铁生产两个小时。他通过更换齿轮对、将增速箱推力瓦接触面积增大等方式进行改造后,彻底解决了因轴向窜动而烧坏推力瓦的问题。带领班员成功解决BPRT透平机主轴振动偏大、消除TRT发电静叶调节油管振动故障等,都是他的改造成果。据统计,仅2014年,由徐志军组织的小改小革项目就达20多个,不仅降低了劳动强度,降低了维护费用,还延长了设备的运行周期。

制氧的空压机是德国进口设备,徐志军通过钻研图纸,空压机的维护、保养已由他组织班员接管。在2013年萍乡维修厂技能比武大赛中,他崭获了钳工第一名,其功夫可见一斑。

而为了提高班员的整体“作战”能力,他每个月在班组进行一次技术知识培训,每两个月考试一次,以考促学。在他的带动下,班员们“冲锋陷阵”的能力大大增强了。“在徐班长的带领下,我们班组没有拿不下的任务,”班员们自豪地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