付贵:从文章爆粗看粗暴文化

06.07.2015  12:05

  文章近日又“”了,一句“X你们妈的,拿不出证据,老子弄死你们”再次引来媒体对他的关注。文章从《奋斗》、《蜗居》、《祼婚时代》、《小爸爸》,营造了一个暖男、暖爸的形象,倍受观众喜爱。然而他的“出轨门”使此前形象一落千丈,人们对他的质疑声此起彼伏。不过,最终他能与马伊琍重归于好,让“出轨门”以“大团圆”式收尾,还是挺欣慰的。

  而此次再次“爆粗”,又让他的人品遭受攻击。做为公众人物来讲,仅因被“”就爆粗,素质确实不怎样。然而针对明星“爆粗”现象,个人觉得,我们不该简单地将其与人品挂钩,而指责他们。近几年,明星“爆粗”现象实在太多,甚至还出现明星“动武”,而且但凡出现点“情况”,都会引起媒体震动。可做为公众人物,他们难道不知“爆粗”对社会的影响,没有一点自制力吗?其实之所以爆粗,应该说被新时代所逼的。

  网络是20世纪后21世纪初的产物,它把人类带入全新的时代——信息时代。信息时代包罗万象。在这里面,谁都可以发声。人与自我没有距离,你可以轻易而举记下生活点滴,与人分享;人与人之间没有距离,你可以远在千里,了解千里之外的人,通过网络与之交流;人与世界也没有距离,你可以足不出户,掌握整个地区、国家、世界的一举一动,对某事表达见解。这是信息时代带来的福利。

  然而此种环境,也使人民陷入另一个困境——粗暴文化。动不动就互掐,动不动就对骂,这样的现象使网络深受其害,也是人民深受其害。但对于爆粗现象,人们常常站在道德制高点去评判爆粗的人,极少反思粗暴缘于何,如何制止。粗暴文化不是信息时代的产物,每个时代都客观存。传统意义上的粗暴是指行为上的,比如,家庭辱骂,邻里纠纷引起的辱骂,指的是遇到纠纷,不愿心平气和,而采取爆粗口方式解决,这个层面的爆粗,多发声于口。

  进入信息时代,粗暴文化本质未变,只是参与的人群发生变化,不仅包括未受教育的人,还包含受过高等教育的;另外爆粗载体也发生了变化,传统爆粗停留在口头上,如今发展至网络。比如看到某条信息,与自己看法冲突,便发文攻击。网络传播快,受众多,此类现象就像非典,在整个网络传播。粗暴文化在网络时代比较明显,于是成为新时期的特殊文化。

  其实爆粗并不是每个人的真实愿望。生活在信息化时代,变化太“”了,面对复杂多变的信息,人们常“直抒胸臆”,这种用“口头语言”表达看法,会酿成书面语言口语化。另一种情形,是娱乐圈的事。从媒体而言,真实记录群众生活本无过错,但出于功利性目的挖掘私人信息,用捕风捉影的手段大肆渲染,会逼得大家爆粗。并不是谁都愿意用此种另类的方式“出名”。文章爆粗就是如此,试想,如果采取实事求是态度,他若仍爆粗,再指责他素质低下也不迟。

  与其说娱乐明星爆粗是素质低下,倒不如说爆粗是对娱乐媒体的还击。各行各业的人,都应该遵守基本的职业道德。狗逼了会跳墙,人逼急了会爆粗。因此把明星逼得爆粗,做为“肇事者”,亦应该反思。当然并不是说文章爆粗本人就没错,只是这拆射了人性的弱点,做为新时的人,都有维护网络环境清洁的责任,而这需要的是相互理解与信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