付贵:“离异”子女不堪随受之重

27.04.2015  12:01

  近日,不少人的微信朋友圈中热传着一段名为“台州惊现一起虐童事件”的视频。视频中,一个孩子猛扇另一个孩子巴掌,拍摄视频的大人非但没有阻止,还笑着怂恿孩子继续打,更令人惊讶的是,被打孩子的父亲当时就在边上看着。昨天,记者从黄岩官方获悉,当地官方已介入调查。(4月26日《现代金报》)

  针对此情此景,受害者生父表示是为挑动受害方的反抗意识,所有在场人员也表示非常后悔,相关当事人均在微信朋友圈致歉。“我们都是年轻的父母,都不懂事,事后我们都很后悔。”这样的回应,是必然的结果,笔者认为此事仍不容小觑。

  首先可以看到,两儿童均系离异家庭。受害者的现任母亲是被受害者的生母,受害者是其父亲与前妻(其父亲)所生,也就是说受害者与现任母亲是养母关系。也许那幕情景正如报道所描述的,属于小孩之间的玩闹,但周围成年人的精神状态却令人不齿,都怂恿被受害者,包括受害者的生父,而且受害者的养母也是在旁观、拍照。此种精神状态,令人堪忧,不知是首次还是经常性的,若是经常性的,那就不是简单的孩子玩闹。

  其次身为受害者的第一监护人,怎么能用“挨打与反抗”逻辑培养受害者的反抗意识。像此种行为,不仅会给受害者的心理造成阴影,影响后续的成长,对于被受害者,也是要不得的。从表面看,也许怂恿是为被受害者好,其实是扭曲的教育心态。像如今校园的“劣迹少年”,常以打架斗殴为乐,平日打闹可能触及不到法律,学校只是训斥两句,可一旦造成伤害事故,就是犯罪。此种纵容儿子“打人”的习惯,长大后若积习难改,那就可怕了。

  在一项关于离异对孩子心理影响的调查数据显示,离异子女普遍有反社会、自卑心理;在痛恨父母或其中一方的项目,显示离异家庭儿童达40.54%;在与同伴关系调查一项,与同伴关系差和较差的人数比例(22.6%)亦远远高于完整家庭儿童(3.3%);在青少年犯罪中,数据显示30%来自于离异家庭。也就说离异家庭的孩子更敏感,更需好好照顾。

  然而这两个孩子都生长在离异的家庭,却又在这种扭曲的教育环境下成长,是否会使他们走向两个极端,也未可知。“离异”是子女不堪随受之重。因此笔者提议,当父母在选择自个人身自由的时候,不妨事先约定,如何更好照顾这些离异的孩子。家庭的离合聚散转变,他们才是最大的受害者。他们尚小,无法承受那么大的刺激,若无端将悲剧施加于孩子身上,这将是失败婚姻的最大悲剧,因为这种阴影往往伴随着孩子的一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