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余仙来开发区办保障改善民生二三事

20.04.2015  13:15

  最近一段时间,家住仙来新城廖家管理处阮家村的陈奶奶笑得合不拢嘴,老人指着自家的天然气灶高兴地说:“按下开关,火就来了,又安全、又清洁,以前我想都不敢想。”说着老人按下开关,就要展示给记者看。

  “煤改气”工程是仙来办大力实施民生惠民工程之一。近年来,该处坚持“民生优先,量力而行”的原则,以着力解决群众上学难、看病难、行路难、就业难、住房难、饮水难等问题为抓手,把有限的财力用到改善民生上,让老百姓的生活越过越美好。

   棚户区改造圆“安居梦

  为顺应广大人民群众的愿望,改善袁河南岸群众生活水平,仙来办本着“发展成果与百姓共享”理念,把改善民生状况作为最大政治,积极为群众解难题、办实事、办好事,启动棚户区改造工程,努力改善群众的生活条件。

  自改造工作启动以来,已整体拆除9个村庄,拆迁面积40万㎡,建成安置房4000套,安置拆迁户1083户,目前已分配安置房2243套。每套房子面积110多平方米,人口多的人家可以拿几套房子,居民除了自家居住外,还有多余的房子出租。现在,他们的房子都装饰一新,家家户户用上了自来水、热水器。

  去年10月,办事处启动棚户区“煤改气”工程,所有费用由办事处出资。目前已有1332套安置房用上天然气,剩余911套预计在今年端午节前后可以开通。同时,政府为失地农民办理了养老保险,到了规定年龄的老人每月都能按时领到养老金,解除了他们的后顾之忧。

   就业保障成就“幸福梦

  “现在连我们祖祖辈辈耕种的土地都没了,这一年到头也没个盼头,补偿款再多,我们不会打理,到头来还是个空。”这是失去土地的农民的心声。失地农民如何能够快速在城市里面安定下来、快速适应城市生活,成为摆在办事处领导班子面前的一道难题。

  面对这些状况,该处大力实施“引进来,走出去”战略,一方面加大招商引资力度,将大批失地农民吸附在当地,实现在家门口就业,另一方面大力开展失地农民岗位技能培训,以市场需求和农民需要为根据来制定培训方案,确定培训内容,切实提高培训劳动力就业率。培训领域涉及挖掘机、烹饪、家政服务、汽车维修、刺绣和电工等专业技能和农民种养殖的实用技术。

  截至目前,已对辖区有意向的700余名失地农民进行了岗位培训。同时,组织开展“春风送岗位”活动,已有2000多名农民工实现了就地就业。

   文化惠民引领“时尚梦

  走进仙来办廖家管理处图书阅览室,但见各类书籍分门别类,整齐地码放在书架上。自全市创建国家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示范区启动以来,该处加大公益性文化事业的投入,加大文化惠民力度,实施了6个文化活动室建设工程,以此丰富群众文化生活。

  村民阮丰茂提着水杯悠闲地在图书阅览室走动。在这里,隔三差五可以看到他的身影。阮丰茂笑着对记者说:“以前,干完农活,除了看电视、打麻将没有其他活动,自从村里设立了阅览室之后,我经常到这里看看报、读读书,学到不少知识”。傍晚时分,漫步在袁河南岸的龙池墅休闲文化广场,市民无不被它浓郁而独特的文化气息所感染和吸引。这里,一支支秧歌队、扇舞队、健身操队热舞正酣,从队员们兴奋的表情和充满活力的舞姿可以品味出幸福与甜蜜。而龙池墅公园凉亭里,村民三五成群,拉着京胡,有板有眼地过着戏瘾,一招一式有模有样。丰富多彩的群众文化生活正在深深地改变着新城居民的生活。

  “民生实事无小事,一枝一叶总关情。”处党委书记罗劾平表示,今后将坚持把改善民生作为保稳定、促发展的出发点和落脚点,着力解决群众最关心的健康、安居、保障、畅通、环境、文化等方面的实际问题,通过持续增加投入和扩大民生工程覆盖面,不断改善人民的生活水平,让老百姓更好地享受到改革发展带来的甜美果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