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仙草”引领村民共同致富

20.05.2015  00:36

  “欲作悠悠天外想,白云深处梵王宫”。在恍如仙境的大茅山西侧德兴市花桥镇昭林村大目源境内,鸟语花香,流水潺潺,一丛丛铁绿色的植物被有序地“”在树上,不少正吐露新芽,有的已有10多厘米,重重地“弯下腰”来……这就是花桥镇的铁皮石斛种植基地。“仙境种仙草,致富没烦恼。”廖水海乐呵呵地介绍说。

  廖水海就是这片“仙草”基地负责人。1995年,乘着鼓励下海创业的政策之风,已是垦殖场下属林场书记兼场长的廖水海思虑再三,决定停薪留职,去浙江创业。“当时,亲朋好友都说我傻,我下海还成了新闻。”在浙江武义,廖水海从事过铁门制作,失败后又办起了成衣加工小作坊,凭着肯打拼能吃苦的干劲,顺利赚到第一桶金。原先的小作坊也日益壮大,发展成了集生产、加工于一体的成衣制造企业——浙江武义县圣诚工艺品有限公司,产品远销海外。

  2008年,一次机缘巧合,廖水海从浙江省农科院了解到,作为稀缺药材,铁皮石斛在市场上供不应求,价格居高不下,他立刻意识到这其中蕴藏的商机。在初步了解了铁皮石斛的种植方法后,廖水海便开始迫不及待地着手培育铁皮石斛。然而,种植铁皮石斛看上去简单,实际并非易事,由于缺乏经验和技术,廖水海的首次尝试以全军覆没告终,损失惨重。

  “当时家人都劝我放弃,但我不甘心,我想一定有办法可以解决!”廖水海没有气馁,他多方讨教,认真学习和改良铁皮石斛的种植技术。终于,第二批铁皮石斛大获丰收,带来了可观的经济效益。成功之余,廖水海还不断钻研,进行野外仿野生种植实验,逐渐掌握了铁皮石斛过冬养殖等核心技术,“小仙草”成了“致富草”。

  “技术成熟了,我就想到了回家,落叶终究要归根。”2012年,廖水海带着资金和技术回到了德兴,创办了江西圣诚实业有限公司,在花桥镇昭林村大目源租了4000余亩山林,大面积种起了铁皮石斛,并通过“公司+农户”模式,带动周边村民种植。如今,该基地已投资6000万元,建立核心基地500亩,温室30亩。首批仿野生种植铁皮石斛年底将进入采收期,按目前仿野生种植铁皮石斛鲜品的市场价格每斤3000元测算,预计年产出可达6000多万元。

  “下一步要建成无菌恒温的种苗基地,培育出优质高产的种苗;研发、生产、推广铁皮石斛深加工产品,延伸产业链;动员全市符合种植条件的农户加入,促进德兴铁皮石斛产业健康快速发展,用“仙草”引领村民共同致富。”一木不成林,百花方为春。这就是廖水海的财富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