限令下,仍有单位在五星级酒店开会

04.11.2014  13:15

    据新华社北京11月3日电(记者王存福、杜放)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9月下旬印发关于严禁党政机关到风景名胜区开会的通知,明确地方各级党政机关的会议一律在本行政区域内召开,不得到其他地区召开;同时,严禁各级党政机关以召开会议等名义组织公款旅游。

    限令“落地”月余,酒店议事、奢华超标、异地开会等乱象是否得到遏制?新华社“新华视点”记者实地调查发现,多地五星级酒店入住率有所下滑,政府性会议明显减少,说明“限令”见效。同时,借助论坛、研讨会等方式,以党政机关名义在异地开会的现象仍有发生。一些超出《中央和国家机关会议费管理办法》规定标准的会议“变种”,依然在部分高星级、高消费酒店召开。 异地超标开会,会议消费现“变种

    记者在京走访多家星级酒店发现,政府性会议数量在减少,但从近一周情况看,以政府机关名义召开的论坛、研讨会仍有出现,还有个别以外地政府机关名义的会议出现。

    10月29日上午10时许,记者在北京复兴门外大街真武庙路附近的一家酒店大堂的电子告示牌上看到,近10项会议正在酒店多个区域同时进行。主办者中,就包括两家异地政府机关和一家央企。

    在酒店会议中心签到处,“德州市金融办会议”参会者正在大堂报到。记者了解到,该会议于当天起签到召开。酒店会议室报价为场地费一天2万元,桌餐每桌2500元,均需另加15%服务费。

    按照规定,二、三、四类会议应当在四星级以下(含四星)定点饭店召开。但从实际情况看,五星级酒店的会议中心生意仍然很红火,特别是一些有“政府主办、企业友情赞助”之嫌的政府性论坛。

    10月27日下午3时许,记者来到位于北京西城区的金融街洲际酒店五层,一个政府机构下属单位为第一主办方,与一家证券公司共同主办的“把脉中国经济高层研讨会”,正在该五星级酒店的“西安宴会厅”召开。据酒店方介绍,该宴会厅一个下午会议“纯场地费”为35000元。

    调查中发现的在五星级酒店举办的政府性论坛、事业单位宴请还包括:10月27日下午,在五星级的北京金融街威斯汀酒店,电子告示牌显示,一事业单位与企业联合主办的“IT2020高端论坛”晚宴在此举行;同日下午4时许,多个部门主办的“国际医药创新合作论坛”在五星级的北京国宾酒店举行。 规避限令有新招

    “新规”高压之下,部分高消费会议为何没有禁绝?记者调查发现,政府性论坛、展会等会议消费成为规避限令的方式。

    ——“论坛暨会议”现象,打着业内对话旗号进行价格不菲的“政府点题、企业埋单”。一家五星级酒店销售负责人坦言,“这些论坛的主办方中,政府、企业乃至事业单位、协会并列存在,很难说清会费谁埋单。”特别是“论坛暨会议”“会议套论坛”现象颇有争议,比如某“行业创新合作论坛暨工作研讨会”“区域经济战略专家研讨会暨工作筹备会”等。

    ——“定制会议厅”现象,采用“地下会议室”等更隐蔽的方式。比如,记者在北京王府井附近的东方君悦大酒店看到,酒店除了地下二层宴会厅外,在4层还建有董事会议厅,但必须刷卡才能到达。

    ——部分定点酒店的会议消费也仍有奢侈之嫌。在德州市金融办赴京开会的星级酒店,即使按照酒店提供的“住宿每间500元、宴请每桌2500元”的“折扣价”,也超过目前多数机关的差旅、会议标准。

    一家国际大型酒店集团在华负责人坦言,奢华会议屡禁不止,不仅是会议举办方有钱没处花,背后还存在政府会计制度、论坛审批机制的“猫腻”。“比如,将酒店开会支出放在会议费、招待费还是培训费,各单位有不小的自由裁量权,依然有‘做账’空间。”上海锦天城律师事务所合伙人刘俊寅说。 专家:应形成会议长效管控机制

    中央党校教授辛鸣表示,对于自费掏钱主办会议的部门一定要查清楚,对那些给一些协会、企业举办的活动进行挂名的,也要查明白,为什么要合办,其间有无合理的报批手续等。

    事实上,记者了解到,政企合作的论坛为数不少,甚至成为一些地方高消费酒店的“新兴业务”。“比如有商业地产配套的豪华酒店虽不挂星,但却是超五星的消费。继续大行奢侈之举的同时,又能规避禁令中的相关星级要求,需要规范并引起警惕。”住建部政策研究中心研究员王珏林说。

    专家认为,还要通过财政、审计手段形成会议长效管控机制。华东师范大学旅游学系教授楼嘉军认为,必须从源头约束政府性会议、论坛数量,管住变相会议及隐性消费。“可按期公示定点饭店名单及价格,确保透明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