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群众路线引领县级工商联工作

12.09.2014  12:52

  ●肖建萍李瑞生

  民营经济是一支在党的改革开放中崛起的新生队伍,形成了“牵一发而动全身”的力量。以党的“十八大”“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为指引,针对当前工商联建设中存在的一些现实问题,就如何在新时期做好县级工商联工作谈几点建议:

  1.加强党对工商联工作的领导和建设。落实好党委对工商联工作的绝对领导,及时研究解决工商联工作中存在的重大问题。注重工商联机关干部的培养,选调懂经济发展规律、市场运作方式的相关人士参与到工商联工作当中,改变年龄老化、进得来、出不去、流不动、缺乏生机活力的旧机制。形成上下工商联联动机制,加强对县级工商联的指导,提升干部业务水平和实际操作能力。各地要因地制订和组织具有针对性和实用性强的中小企业人才培训和专家论坛,开拓非公经济人士视野,丰富理论知识,提升科学发展理念,搞好行业交流,搭建区域经济联谊平台,切实抓好乡镇工商联组织建设。

  2.提高参政议政水平,大树工商联形象。工商联是党和政府联系非公经济人士的桥梁和纽带,是政府发展民营经济,管理和服务非公有制经济的助手,工商联的职能作用应当建立在对政府重大经济活动有相当参与度的基础上,并应具有相应的发言权和表决权。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一是参与政府经济决策。政府要建立相关重要经济决策委托工商联征询非公有制经济人士意见的制度,做出相关决策应充分听取非公有制经济人士意见和建议。吸收工商联参加促进非公有制经济和中小企业发展工作的领导机构和协调机构,参与中小企业服务体系建设。二是参与重大经济活动。如举办规模性区域经济交流,银企洽谈,开展非公经济推介、招商、表彰等,应考虑工商联的参与。三是非公有制经济人士的政治安排,要充分听取工商联意见,政治上适当提高非公经济人士比重。工商联界别的人大代表、政协委员任免时应充分听取工商联建议。

  3.充分发挥工商联协助发展拓展就业的优势。工商联的特征就是统战性、经济性、民间性的有机统一,而工商联赋予的商会性质和职能,其组织方式和工作机制不同于政府机构,应视情况调整工商联在招商引资、蹲点调研等工作中的角色位置,建议以协调服务为主。工商联应坚持团结服务、引导教育的方针路线,在整合企业关系、协调企业矛盾、促进企业和谐中有所作为。要充分发挥工商联的桥梁纽带作用,指导和鼓励工商联深入企业调研,多听取民企意见、反映企业呼声,协调完善政府与企业的关系,引导民营企业努力提升自身素质,积极履行社会责任,扩大就业,扶贫济困,加快非公经济发展,为县委、县政府破解发展难题作出新的贡献。

  4.进一步完善企业维权联动工作机制。目前企业普遍存在市场动向、融资、用工等问题。要继续推动思想解放,在芦溪全县范围内开展家风民风政风“解放思想,改革创新、治理环境,优化服务”的大讨论活动,引导全民创业,富民强县的思想更加深入人心。在企业维权方面,芦溪县工商联与相关部门联系协调,通过省“两会”反映民营企业呼声。本着“上为政府分忧,下为企业解难”为己任, 2013年,成立了芦溪县法律援助中心工商联工作站,积极推进依法治企进程,帮助和指导会员企业处理劳资纠纷,追讨欠款,完善公司规章制度,完善企业劳动合同,解决经济纠纷等维权服务近二十起,挽回经济损失达800余万元。 (作者肖建萍系芦溪县人大常委会副主任、工商联主席)

让协商文化飞入寻常百姓家
  “培育‘赣事’好商量品牌,在共同思想政治基础上,政协新闻网
解决烦心事 笑迎高铁来
● 本报记者 熊灵 通讯员 曾志明 谢建春 政协新闻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