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2件珍贵文物惊艳南昌
《惊世大发现——南昌汉代海昏侯国考古成果展》昨日正式揭开面纱
海昏侯国是一个怎样的侯国?它是如何被发现的?侯国的主人是谁?他有着怎样的传奇人生?他生活在一个怎样的时代?这些疑问或许可以在《惊世大发现——南昌汉代海昏侯国考古成果展》中寻找到答案。
昨日上午,《惊世大发现——南昌汉代海昏侯国考古成果展》正式开展。上午8时许,省博物馆还没有开门,门口就排起了长龙。今年80岁的陶建华老人一大早就拄着拐杖赶到现场,希望一睹海昏侯文物的风采。陶建华老人是土生土长的南昌人,现居住在深圳,这次是特意从深圳赶回来观展的,“我对海昏侯墓的发掘非常关注,收集了很多介绍海昏侯墓的资料和新闻报道。这次一听说南昌要办展览,我第一时间就赶回来看一看,近距离接触这些文物。”
在展览现场,像陶奶奶这样的海昏侯迷真不少,记者看到,每一个展柜前都围满了观众,不少观众随着携带了放大镜来细细地欣赏这些珍宝的精妙。其中,最受欢迎的无疑是金灿灿的金器和刘贺玉印。为了让观众更清晰地欣赏文物工艺,工作人员贴心地在展柜内设置了放大镜,小小的刘贺玉印在放大镜下,更显其精美,引得不少观众驻足观赏,久久不舍离去。“太让我震撼了,我都恨不得趴在展柜玻璃上看,希望能离这些东西更近一点。”一位观众即使在接受记者采访时,眼睛也舍不得离开这些文物,“这些玉器太精致了,特别是这枚玉印,听介绍说是刘贺贴身挂在腰间的,这文物的意义和制作工艺都是不言而喻的。”
昨日是《惊世大发现——南昌汉代海昏侯国考古成果展》开展首日,本次展览采取提前预约的方式参展,每日观展个人预约人数限制为4000人。记者从江西省博物馆的预约系统上看到,开展首日仅开放了2000位个人预约名额,又遇上工作日,却依然难挡市民热情,仅个人预约人数就达到了1077人,加上团体预约和大量无需预约的60岁以上老人直接参展,开展首日就吸引了数千名海昏侯迷。在这些海昏侯迷中,有白发苍苍的老人,也有朝气蓬勃的学生。“我是带着学生们来参观文物的,希望他们能从中感受大汉风采,领略不同的文化氛围。”江西艺术职业学院的教师易微带着该校文化事业管理和空乘两个专业近百名学生前来观展,学生们一看到这些文物都特别兴奋,“感觉自己穿越到了汉朝。”记者注意到,周末将迎来本次展览的一波高峰,截至昨日,周六的个人预约人数就已达到了3120人。
精彩看点:
900多件文物展现刘贺传奇一生
看精美珍贵文物。展览选取西汉海昏侯刘贺墓及其墓园出土的具有代表性且符合展出条件的文物共922件,较首博展出数量增加近一倍。文物类型涵盖青铜器、陶瓷器、金器、玉石角器等多个品类。其中首次与观众见面的精品文物包括刘贺墓最重要的身份证明——刘贺玉印,此前仅见于媒体报道的“南昌”铭青铜灯座、琥珀饰件、四神玉带钩等。备受人们关注热议的金器和五铢钱在展览中采用规模化、精品化呈现,372件金饼、马蹄金、麟趾金、金板和上万枚五铢钱给人以视觉上的冲击和震撼。
看汉代社会文化。西汉“事死如事生”的丧葬习俗,让我们得以透过刘贺墓的墓葬规制、结构和1万余件出土文物来还原西汉列侯的奢华生活,并从一个侧面来了解那个时代的政治制度、经济面貌、社会风尚和工艺水准。
看刘贺传奇人生。刘贺一生从王到帝再到侯,跌宕起伏。此次展览通过文献、文物立体真实地刻画了刘贺的性格特点,系统地梳理了刘贺的人生经历、帝位传承及家族关系,向观众展现了一个生动鲜活的刘贺形象。
看考古文保成果。此次展览不仅仅是针对出土文物和遗址的展示,而且对整个考古发掘的理念、过程,科技保护的技术和成果进行了全面系统的介绍。此外,之前受条件所限,未能成组套展出的青铜壶、“昌邑食官”青铜鋗、青瓷壶等也悉数集体亮相,让人直观感受汉代王侯文物的组合和规模;经过前一阶段文物专家认真细致的工作,青铜钮钟、编钟架青铜套头和车马器等一批文物已得到科学修复还原,重新焕发出夺目光彩。这些精美文物成为展览中吸引眼球的亮点所在。
此次展览规模宏大,展览设在江西省博物馆1号馆一、二楼,总面积2300平方米,展线350米。一楼为序厅,二楼为主展区。展览以“发现发掘——文化阐释——人物解读——面向未来”为主线,分“惊现侯国、王侯威仪、墓主刘贺、保护共享”四个部分展开。本次展览是江西省博物馆的固定专题陈列,在新省博物馆和海昏侯国考古遗址博物馆建好之前,将会一直在现省博物馆对公众开放,展览时间至少三年。
参观方式:
免费不免票 需提前预约
由于本次展览可能出现人流高峰,江西省博物馆为使观众舒适观展,免除观众长时间排队之苦,将采取提前预约观展方式控制人流。每天观展人数限4000人,上午、下午各2000人。观众预约采用实名制,需登记预约人姓名、身份证号、票数、参观日期等信息,免费预约参观门票须至少提前一天,最多提前七天。残疾人、孕妇、军人、60岁及以上老年人可凭本人有效证件通过专用通道直接领票参观。
预约参观的时间分别为上午(09:00-13:00)和下午(13:00-17:00)。参观当日,个人观众凭预约号及预约时使用的有效证件在大门预约观众领票处领取门票。团体观众由领队凭预约时有效证件及单位介绍信在大门预约观众领票处领取门票。展览开放时间为周二至周日9:00-16:00,周一闭馆(节假日除外),16:00停止入馆参观。省博物馆负责人表示,本展览是江西省博物馆长达三年的固定专题陈列,长期对公众开放,请观众合理安排好观展时间,提前预约参观。
最新成果:
竹简文字释读取得新进展
据了解,本次展览内容在首博展基础上,既增加了最新考古发掘成果,如主棺清理,特别是刘贺玉印的出土情况;又展现了一批最新研究成果,如对竹简文字的释读、墨书金饼的最新解读、孔子像漆质构件的最新认定等。
海昏侯刘贺墓西回廊、主椁室西室及棺柩西侧出土了大量的竹简,另外还出土了近百版木牍,使得多种古代文献在2000年后重新出现在世人眼前。从目前竹简的实验室初步清理和保护情况看,其内容大约包括签牌、奏牍、悼亡赋、论语、易经、礼记、医书、五色食胜等八个部分。
其中《悼亡赋》中出现了描写冢墓的文字等;《易经》的经文首先解释卦名的涵义,然后自《彖》传以下的内容与选择与《日书》类似,它虽然在排序上与传世《易经》相同,但又在内容上与传世《易经》差别较大;医书的内容与养生和房中术有关,它在马王堆帛书《天下至道谈》中记述的“八道”之上,增加“虚”“实”二者而成为“十道”;《五色食胜》记述了五种颜色代表相应的食物,类比于“五行”相生相克的方术类内容。木牍大约包括属遗策类的签牌和奏牍。签牌是系在竹木笥或漆箱上的标签,上面写有盛器的编号及所盛物品的名称和数量等;奏牍是墓主人上奏皇帝、皇太后的奏章副本。
在国家文物局驻南昌西汉海昏侯墓专家组副组长张仲立看来,墓中出土的《悼亡赋》是一份极为特殊的文献。据张仲立介绍,这篇赋中的内容可能涉及墓葬修建情况,其中虽有夸张的、艺术性的成分,仍能反映非常丰富的西汉社会生活情况。“以一篇赋的形式来记录这座墓葬情况,这在之前是绝无仅有的。” (首席记者 徐蕾 熊家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