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南都市报3月11日:省价格监督检查局:用餐先看账单后埋单

11.03.2015  10:32

  新消法施行一周年,许多消费者运用新消法保护了自己的切身利益,但同时一些比较新式、比较复杂的维权案例也困扰着不少消费者,在今年的3·15国际消费者权益日来临前夕,江西省消费者协会联合4家单位,根据消费者投诉和案例调查,共同发布了3·15消费警示。本报特别为消费者汇集整理出了生活中广泛存在却又极容易被忽视的各类消费盲点和陷阱,供读者在日常消费生活中参考。■信息日报记者 罗捷/文

  省价格监督检查局:

  用餐先看账单后埋单

  有些饭店一些菜品名称含糊不清、故弄玄虚,如“鸿运当头来、虎虎生金威”等。因此建议消费者要首先注意商家是否明码标价、是否设置最低消费、预订前要问清楚菜肴的制作原料、分量和价格,以及是否还会收取其他费用等。注意核对清单。有些饭店在结账时会出现“算进不算出”的账单,单方面多增加几个菜或收费项目,对此消费者一定要养成“先看账单后埋单”的良好习惯。对未予标明的费用可以拒付。

  “三无”停车场可拒付停车费

  驾车外出时,停车要尽可能停放在有停车收费标志牌(包括临时停车标志牌)的停车场,并确认进出场时间,留意其是否按规定标准收费。对“三无”停车场(无收费员证、无正规票据、无公示牌),可拒付停车费,遇强行收取,可拨打110报警;对超标准收费的行为,可拨打12358向当地价格主管部门投诉举报。

  省价格监督检查局提醒消费者,发现因商家不明码标价、模糊标价、虚假折价、质价不符、模糊赠售、隐蔽价格附加条件、不履行价格承诺行为、价格欺诈、哄抬物价等价格违法违规行为,导致自身利益受损,可及时拨打“12358”价格举报热线向当地价格主管部门投诉举报。

  省消费者协会:

  护肤品生产和保质期须同时标注

  人体皮肤不仅存在个体差异,而且其功能还受到季节、气候、饮食、环境等各种因素的影响。省消协提醒消费者,应根据自己的皮肤特性选购合适的护肤品。

  建议1:看包装标识。合格产品应有完整统一的外包装,有清晰的产品名称、净含量、通过检验的产品合格证、产品使用说明书。特别要注意的是生产日期和保质期必须同时标注。

  建议2:选择适合自己的化妆品。消费者无论是在商场购买化妆品,还是在美容院使用化妆品时,一定要根据自己的皮肤情况来选择,切勿一味追求名牌,盲目跟随他人吹嘘或广告的忽悠。不同的季节、地域和年龄阶段,个人的肤质可能发生变化,对化妆品的需求也会变化,所以适合自己的化妆品也不能一成不变地长期使用。

  建议3:消费者选择新的品牌的护肤品时,最好先在手臂内侧或耳根处反复试涂几次。等一段时间后,如皮肤未出现过敏反应,方可选购使用。

  建议4:化妆品应存放在阴凉干燥及小孩接触不到的地方,以免小孩误食误用。同时因为成人化妆品中含有成人特殊用途成分,可能对小孩产生不良反应,因此不要给小孩使用成人化妆品。

  建议5:某些特殊的药用化妆品,应当在皮肤科医生的指导下使用。对皮肤特别娇嫩的儿童及年轻女性、孕妇来讲,使用药物护肤品要慎之又慎。

  手机购票须防退款退票陷阱

  随着智能手机的普及,越来越多的消费者习惯于使用手机购买机票或车票。但每到节假日机票、火车票紧张时,往往是网络诈骗的高发期,特别是安卓手机用户这一高危群体。受害消费者往往是通过山寨网站购买“廉价机票”,付款后就接到400开头的客服电话,以天气原因、航班改签需要退款为由,要求乘客通过ATM操作接收退款,随即发生银行存款被盗事件。省消协提醒,手机购票需防三大陷阱:

  一.防“退款退票”陷阱。在网上购票信息被泄露的情况下,骗子一般都会假冒官方客服来电通知购票不成功,需要在其提供的网站上输入银行卡信息办理退票。此时,切忌透露手机收到的验证码,不然卡内余额将被清空。

  二.防手机木马。骗子常将手机木马伪装成山寨订票软件等病毒应用,以窃取用户的个人信息和银行卡账号密码,不但买不到真正的车票,还可能威胁到财产安全。

  三.防钓鱼网站。不要轻信来自搜索引擎和网站广告推出的特价购票信息,不登录未经官方认证的网站,不盲目相信所谓的超低票价信息,才能防止克隆网站诈骗。此外,不轻信先付款后送票的交易请求,一旦遇到可疑情况,应及时向有关部门举报。

   http://jiangxi.jxnews.com.cn/system/2015/03/11/013672172.s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