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刘建国:任何理由都不是校园暴力的借口

03.09.2014  12:45

  9月1日,是全国中小学开学的第一天,各地的孩子们迎来了新的学期。然而,在湖北省十堰市郧西县城关镇东方小学,却发生了一起砍人事件。犯罪嫌疑人陈严富持刀闯入校园砍伤9人,其中,3名小学生命殒凶徒刀下,1名教师因伤重身亡。陈严富纵身从教学楼5楼跳下,当场身亡。(9月2日《法制晚报》)

  根据警方的说法,目前行凶者行为的背后原因,还不方便公布。于是,很多网友心生猜忌,甚至部分不理智的网友认为,原因在于陈严富家庭贫困,遭受了各种不公平的对待,最终让他丧失了理智。但是,不管出于何种原因,何种理由,陈严富都不该将凶器伸向无辜的师生,这是最起码的心理认知。

  肯定的说,伴随社会的发展和进步,某些社会问题也非常容易出现,不公平的事件也时有发生。问题是,这是任何一个国家,任何一个社会,在发展过程中所必须面临的情形。即便受到了委屈和压力,对于公民个人而言,也不应该将怨气泼向无辜的他人。

  不管遇到什么挫折和坎坷,最为重要的就是,公民要善于调整自己,努力去适应社会的节奏,从而找准自身的定位。内心的矛盾和压力,可以通过合理且合法的途径去宣泄,去找到一个合理的突破口,而不是裹挟着不理智的情绪,去报复整个社会。在这个过程中,即便心理层面的诉求确实得不到满足,也不能将内心的不满迁怒于与自己没有恩怨的普通人。

  对于陈严富来说,从媒体的报道中,可以看出他的家庭确实存在困难,而暴力事件的发生,可能确实存在一些客观因素。但是,这并不是可以做出疯狂举动的理由,如此的做法,是他人生命如草芥,已经丧失了起码的人性。更何况,凶器之下,还有可爱的孩子,面对孩子们可怜的目光,怎么能够狠心做出丧心病狂的举动呢?

  作为个体,每个人都是社会的成员,应该秉持最起码的社会良知,唯有如此,才能让自己融入社会,也才能得到社会所带来的温暖和阳光。如果,用仇视的心态去审视一切,整个社会必将陷入“丛林法则”中。从这个角度来说,某些偏执的网友也应该好好反思自己的言论,想想自己是否承担起了公民的良知和责任,反思一下自己的观念为何会出现错位。

  校园暴力事件的背后,没有任何可供开脱的理由,也没有任何可以宽恕的借口,只有对这种行为的愤懑和谴责。对于校园血腥事件,我们每个人都应该承担起公民责任,客观理智的去审视和剖析事件。唯有如此,才能荡涤社会戾气,打击暴力血腥行为,真正让孩子们远离痛苦和灾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