任小康:高考机会不该有“拼爹”色彩

06.06.2014  10:46

  当许多深圳高三生走上高考考场之时,19岁的女生周莎莎却要背起书包回家。她是华强职业技术学校的高三学生,是非深户的“异地生”,因为父亲的社保交费年限比随迁子女参加高职类高考的政策规定少了三个月,而无缘高考。(6月5日《南方都市报》)

  又是一年高考季,当孩子们在考场里紧张答题时,我们的社会也将面临诸多公平之问。一张张试卷赋予了学子们无数种可能,但这些孩子的命运,还是深深地镌刻着父辈命运的影子,很多异地考生被拦在考场之外,要么因为父辈的居住证审核通不过,要么是父亲的社保还差3月。一个轻描淡写的“无缘”,会不会改写个体的命运际遇?人生没有假设,这样的追问实在太残酷,周莎莎的数场大哭或许已经给了我们答案。

  高考只不过是人生的一次选择,很多人用这句话来给考生们减压。这样的说法确实不无道理,通过高考改变命运的成功率日渐下滑的今天,我们确实没有必要把所有光荣和梦想都寄托在一场考试上。但在社会公平保障体系不健全的语境下,高考对于很多像周莎莎那样的寒门学子而言,依然是一次不可多得的改写命运的机会。因为父亲的社保还差3个月,周莎莎就成了“无机会群体”中的一员,这不仅是这个底层家庭的悲哀,也是机会公平之痛。

  人人共享发展的成果,人人共享出彩的机会,这是每一个人对社会发展的期待。然而,如果连一个公平考试的机会都没有,人生出彩或许就会变得虚无缥缈。机会公平包含起点公平和过程公平两个方面,对很多寒门学子而言,往往在起点公平上就已经被撂倒。一方面,教育资源在城乡之间和地区之间分配不均衡,寒门子弟进入名牌大学的概率越来越低;另一方面,高考制度的地域区隔,让跟着父辈从农村到城市求学的周莎莎们,时常在与各种证明的周旋间,和高考失之交臂。

  诚然,我们的国情具有复杂性,要实现绝对的公平不太可能,国家在促进教育公平方面已经做了很多努力,给寒门学子创造了更多机会,比如北大、清华等高校在招生指标上向农村学校倾斜等等。遵守规则也是实现公平的前提条件,但周莎莎的遭遇还是令人扼腕叹息,高考选拔人才,究竟应该看重考生的学业水平,还是其父亲的社保是否交满三年?

  一个社会存在着不同的社会阶层不可怕,可怕的是不同阶层之间无法流动,子代的命运总是被父辈的命运所牵制。因为父亲的社保缴费记录还差3个月,女儿周莎莎就无法参加高考,可以想见,周莎莎会有怎样的无力感。这样的“拼爹逻辑”不单会在家庭内部产生矛盾和隔阂,也会让“无机会群体”对社会产生排斥感。显然,这是谁都不愿意见到的局面。

  美国政治哲学家约翰·罗尔斯在《正义论》一书中指出:“为了平等地对待所有人,提供真正的同等的机会,社会必须更多地注意那些天赋较低和出身于较不利的社会地位的人们。”周莎莎的遭遇看似极端个案,但和她同病相怜者并不是少数,她们的遭遇提醒社会管理者在实现高考公平上,应该把关注视角从“家长”身上调整到“考生”身上,尊重受教育者的权利需求,打破分省按计划集中录取制度,真正让考生成绩说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