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省企业走出去足迹遍布70多个国家和地区

13.08.2015  08:30

走出去”和“引进来”并重,今年上半年,我省企业走出去足迹遍布全球70多个国家和地区,重点开拓“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市场,对外承包工程营业额首次进入全国前十位,对外直接投资额增长6成;江西4个境外经贸合作区建设稳步推进。江西台记者陈月珍报道:
合同金额6.47亿美元,这个创下我省迄今为止对外承包工程项目单笔金额之最的项目,8月初正式被江西江联国际工程有限公司获得,未来3年,他们将承建埃塞俄比亚糖业公司的一座糖厂项目。在江联重工总裁丁杰看来,能获得这笔大单,得益于政府对企业“走出去”的大力支持:(出录音)
丁:“这次是工行和我们省政府签订战略合作协议,支持江西企业走出去,中国出口信用保险公司为我们这个项目提供了保险,金融部门贷款就更放心。我们就是利用了这个政策才能做大项目。
通俗点说,埃塞俄比亚有项目但没资金,中国工商银行为此提供5.5亿美元的出口买方信贷,埃塞俄比亚需要在项目建成后9年内用项目本身利润还贷。获得这笔对外承包大单,也标志着有着10多年“走出去”经验的江联国际首次进入非洲市场,江联重工总裁丁杰:(出录音)
丁:“我们现在定位基本上在一带一路上,沿线国家,开拓市场。我们成立了中东欧处开发区,包括我们在巴基斯坦有望今年突破一个项目,因为中巴经济走廊,也是一个巨大的商机。
今年以来,我省企业在海外市场保持活跃。上半年,“江西建设”大军完成对外承包工程16.64亿美元,营业额首次进入全国前十位;对外直接投资额增长6成,完成3.78亿美元。更值得一提的是,江西境外经贸合作区建设稳步推进。埃塞俄比亚、马来西亚、俄罗斯和赞比亚等4个境外经贸合作区已列入商务部全国境外经贸合作统计范畴,为下一步申报国家级境外经贸合作区打下了良好基础。
作为我国制鞋业第一个走进非洲的企业,赣州华坚鞋业公司继3年前在埃塞俄比亚建设华坚国际鞋城后,今年又投资32亿元人民币,建设占地126公顷的华坚国际轻工业园,中国鞋业技术专家王勇均认为,乘“一带一路”东风率先在非洲布局,是经济发展新常态下劳动密集型产业的明智选择:(出录音)
王:“目前越南,柬埔寨等东南亚国家发展势头还是很猛,但成本也是在逐渐上升,华坚抢摊非洲市场,具有比较超前的战略眼光,指引了未来鞋业转移发展的一个方向。
为让企业“走出去”的脚步更轻盈,下半年,我省将构建全方位走出去新格局,推动设立江西省“一带一路”走出去引导基金,推动组建“走出去”产业联盟,并组织举办俄罗斯乌法江西省经贸投资洽谈会暨江西商品展,推动我省企业参与丝绸之路经济带建设。 省商务厅副厅长刘翠兰:(出录音)
刘:“过去更多是‘引进来’,现在是‘引进来’和‘走出去’放到同等重要的位置,我们今年组织企业去参展,重点国家布局就是放在一带一路的国家,本身它们占我们的比重就很大,超过一半,又借助国家战略带企业出去开拓市场,可以说是乘势而上,给企业带来的好处也是显而易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