伊朗美国举行双边会谈 伊核问题将成会谈重点

09.06.2014  18:31

  央广网北京6月9日消息 据中国之声《全球华语广播网》报道,已历经近十年的伊朗核问题谈判今天(9日)进入关键阶段。伊朗外交部和美国国务院近日发布声明称,双方将于今明两天在日内瓦举行会谈,这是伊美两国数十年来的首度直接会谈,也是伊朗同伊核问题六国谈判启动以来,伊美之间的首次“场外会晤”。中国国际广播电台驻伊朗记者聂舒翼介绍了相关情况。

  聂舒翼:声明称9日到10日伊朗代表团将会与美国代表团在日内瓦举行会谈,而11日到12日,伊朗代表团将会前往罗马与俄罗斯代表团举行会谈,俄罗斯代表团将由伊朗副外长核谈判副代表阿拉格西率领,而美方代表团的成员则包括了常务副国务卿威廉·伯恩斯和负责政府事务的副国务卿温迪·舍曼;另外还有消息称,伊朗的副外长拉万奇和美国副总统拜登的国家安全顾问杰克·沙利文都将出席此次会谈;而另据法新社的报道欧盟外交与安全事务高级阿什顿的助手施密德也将出席此次会谈。

  自今年2月,伊核问题“六方会谈”重新启动,迄今已连续举行了四轮会谈。但是,由于伊核问题的复杂性和敏感性,多边会谈进程并未取得重大突破。而即将开始的双边会谈被视为终结伊核问题僵局史无前例的事件。此次双边会谈将会讨论哪些问题?

  聂舒翼:这是一份让外界非常惊讶的声明,因为声明确认了伊美两国官员将会举行数十年来的首次直接双边会谈,而且这次会谈还是级别相当高的副部长级会谈。而此外,此次双边会谈的时间点也是十分特殊,本月的16日伊朗将会与伊核问题六国举行的新一轮政治层面的谈判,而5日各方则是结束了新一轮的技术级的会谈。因此,毫无疑问伊核问题将会是此次伊美两国会谈的重点。伊朗副外长阿拉格西表示,此次会谈的伊方将主要关注伊核问题,双方可能也会讨论进一步解除对于制裁的问题,而至于会不会讨论其他的问题由于没有更进一步的信息透露出来,我们暂时还不得而知的。

  这次美伊两国的副部长级直接对话,能否让还在低温徘徊的伊核问题谈判以及冰冻三尺的美伊关系就此高开高走呢?中国现代国际关系研究员副院长、中东问题专家李绍先认为这次大会谈之外的美伊双边会谈并不意外,也不一定标志伊核问题立刻摆脱僵局。

  李绍先:美国和伊朗之间双边的谈判一直是核心,2月份之所以能达成,是6个月内、7月份之前就最终达成协议这样一个谈判的框架,实际是美国和伊朗的双边谈出来的,怎么定位这次谈判呢?我觉得不能把它看成是马上要突破僵局,双方的直接谈判也不意味着就一定能突破,实际上美伊关系冰冻三尺,不是说很容易突破的,现在利用两天的时间来酝酿突破,我觉得突破也是在意料之中。

  伊核谈判关键节点之际,美伊、美俄分别单谈,前者聚焦美国解除制裁与伊朗用核要求;而后者则作为陪衬,为伊朗谈判增加砝码,讨价美国。预期会谈的结果,李绍先做出了分析。

  李绍先:谈判的难点很明确,就是去年11月达成日内瓦的协议,伊朗部分放弃自己的核活动,放弃美国部分解除制裁,这只是一个阶段性的协议,过渡到最终协议主要实际上是聚焦两大问题。也就是美国所看重的伊朗所谓和平利用核能的限度上,怎么样能够让美国、让西方彻底打消对伊朗发展核能所带来的忧虑;从伊朗来讲,他要求美国彻底解除和放弃资产,还要包括多边的联合国方面的制裁,这个制裁能解除到什么程度,这些问题要解决不了,最终协议不可能谈成,所以美国和伊朗这次的谈判未必就能解决问题。

  用李绍先的话说,相比以往,如今的伊核问题犹如伊朗、美国双双的政绩押宝,双方乐见谈判和颜悦色延续下去。

  李绍先:无论是伊朗的现政府鲁哈尼政府,还是美国的现政府,奥巴马政府实际上在一定意义上都把宝押在美伊的谈判上了,双方都不愿意失败,都是视为外交上的成就。特别是伊朗当然看得更重一些,这关乎到鲁哈尼的、特别是初期执政的成败。双方共同需要,所以才有现在加速双方直接谈判;伊核问题最终协议未必能在7月份双方商定的时间之内达成,但是即使是7月份达不成出于双方利益,恐怕双方都乐见这个谈判能够延续下去,所以要用平常心来看,不是说非此即彼,这次破裂就彻底不行,或者7月份达不成就不行,恐怕还不是这样一个情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