伍鸿荣:医疗欠款政府买单行不行?
“见死不救”“没钱不治”显然违背了医生的天职和公立医院的公益性。但是,在医院及医护人员全心全力救治病人后,若还要承担欠费的责任,这又是何等的尴尬,这样巨额的医疗欠款又该由谁来买单呢?(7月7日《南方日报》)
常言道:“巧妇难为无米之炊”。面对急救病人,“救死扶伤”乃医者天职,而遭遇到巨额欠费这一尴尬事情,这是所有的医生也不愿看到的,医院要正常营业,要优质发展,医生也要生活,在财政没有完好的保障下,就只能靠向患者提供服务从中赚取。巨额欠费,如没有有效的治理,结果只能是把医院给拖垮,导致医院诊疗技术的下降和人才的流失。
面对欠款的急救病人,一方面要全力救人,另一方面也要催交费用。尽管可以通过诉讼申请法院强制执行,但真正能执行到位的是少之又少,有数据显示,80%欠费患者不是不愿意偿还,而是根本无力偿还,病痛已经让其返贫,这种客观局面根本无法执行。
面对这种尴尬局面,这笔欠款该谁来买单呢?笔者认为,不妨先政府替患者买单。医院要回归公益,“公”字是代表政府在行驶责任,也是在为人民服务。要让公立医院向健康的方向发展,不能只是口头上所说,就必须得到财政的补助,保障正常运营。
其实,国外也遭遇到欠款事情,甚至形势比国内来说,可能还严重些。但他们的一些举措不妨可以借鉴。在美国,任何情况下医院急诊室都不允许拒收病人。美国病人欠费约占医疗费用4%左右,联邦政府负责承担85%。这样的举措大大减轻医院的负担,维系医院健康发展,而在这样的有力保障机制下,让医生们去谈“救死扶伤,全力救人”,更富有实在性,更有意义些。
当然,借鉴国外的经验,让国家来承担欠费,有的人会说,不对欠费患者进行追究,患者可能会染上过份依赖症。结果可能导致大家都不愿意支付这笔钱,甚至有偿还能力的也不愿意支付。会出现这么一种局面,巨额的医药费用,不只是会拖垮医院,还会影响地方甚至整个国家的财政,从而影响国家的正常运行,这一点,也是我们必须引起重视。
笔者认为,这种担心有一定的道理,政府买单并不代表患者就永远不会为先前所欠下的费用买单。患者更应当把国家这种承担当作一个暂时性的代付,等时机成熟,有偿还能力时,这笔费用还应及时的补上。因此,不妨对欠费的患者,财产状况进行评估,如以后有偿还能力,如不自觉履行,可以由法院强制执行。
一言以蔽之,医院要回归公益,面对巨额欠款,政府应当先行代付,患者有偿还能力,更须自觉偿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