众创空间的喜与忧(政策解读·聚焦)
郭俊杰刚刚搬进办公室不久,会议桌子还没摆放好,见记者进来,连称“不好意思”,忙不迭擦桌子,摆凳子。“我们新近招了不少人,原来的办公地方不够了,这里为我们提供了两间办公室,免费的。”郭俊杰说的“这里”,指的是位于上海长宁区的上海工程技术大学科技园大学生创业基地。短短3年时间,这个众创空间就扶持了109个大学生创业项目。
众创空间什么样
创业项目让人耳目一新,免费办公场地供不应求
2010年,上海工程技术大学创办了这一基地,他们称为“创业苗圃”。
“苗圃”是这样的场景:一个大办公室,摆着一排排桌子,桌旁有许多青年在用电脑工作。“他们都是创业的大学生,公司还很小,一般只有2到3个人,这里免费提供场地、无线网络、办公桌椅、办公位置,还有复印、传真、会议等商务服务,创业青年基本是拎包入驻。”上海工程技术大学科技园区产业发展部经理安贞灿介绍。
郭俊杰与田群琦合作创办的上海黄豆网科技公司也曾在公共办公区域办公,最近,公司快速发展,员工由去年11月的几个人扩张到了30人,于是,他们申请搬进了独立的办公室。
“公共办公区一般可免费停留6个月,6个月后,根据企业申请,可获单间办公室,每间约31平方米。独立办公室第一年免费,第二年只收50%的房租,第三年收75%的房租。”安贞灿介绍。
工程技术大学科技园区位于上海虹桥开发区,寸土寸金,这样的租金条件有很大的吸引力。进入这里的创业企业五花八门,有些创业项目让人耳目一新。
郭俊杰做的是网上“樊登读书会”。“我们的读书会就是替读者先读书,然后替他们做成视频或者PPT,这样一本书只要几分钟就能理解书中的精髓,而且可以在手机上看。如果觉得有意思,再找书来看。”郭俊杰介绍。让他们意外的是,这个模式竟然受到用户的欢迎,短短几个月会员迅速增加,一年的营业收入达到了几百万元。
姚宗场创办的泰迪(上海)电子商务公司也是典型的“互联网+”企业,主要为干洗衣服的人群服务。“我们在手机上建立一个平台,干洗店按照我们的标准加入,用户只需对着手机说一声‘我要洗衣服’,我们的‘泰迪小子’就上门了,为用户取走衣服,洗衣完毕再送回来,就这样,洗衣服的价格比用户自己送店洗还便宜。”姚宗场谈道。创业初期,姚宗场只用了园区50平方米的办公室,几个人;一年前用上一个楼面300多平方米,300多员工;可眼下又不够了,因为员工扩张到500人了!
众创空间企业发展如何
资金投入助力创业企业发展
郭俊杰、姚宗场等人的创业企业能如此快速发展,与园区的融资配套密不可分。
“创业苗圃”的资金来源,采用“社区、园区、校区”相结合的方式,既有政府资金、学校资本,也有社会资本。上海工程技术大学设立了大学生创业基金分会,基金分会每年筹集1000万元用于大学生创业,其中,校、区、市大学生创业基金会的比例分别为1∶4∶5,专门用于大学生创业。基金分会接受创业项目申请,经过评审,每个项目可获得20万元至50万元不等的投资,或是借贷、或是股权投资。
不仅仅依靠政府力量,园区也注重引入社会资本参与对创业企业的投资。
“苏河汇”也是在这个园区创业的企业,最初借了20万元开始创业,而它的商业模式,就是扶持大学生创业企业,专注做天使投资和创业辅导。目前,“苏河汇”已给创业企业投入1000万元,其中,70%来源于天使投资的回报。“苏河汇”创始合伙人、CEO罗钥介绍,“苏河汇”已开始了滚动发展,拥有创业辅导团队24人,并为创业企业提供一系列的培训服务。
众创空间还有什么难题
融资难题还是突出,政策补贴遇到冲突
“创业苗圃”发展如此之快,让长宁区和上海工程技术大学既喜又忧。
喜的是,数百个创业企业的集聚为长宁和园区带来了新的力量、新的模式,经济有了新亮点。但是,忧虑也随之而来。
首先是地盘不够。“开始,创业企业只有几个人,但有的发展很快,一两年发展到几百人,园区放不下,长宁区也承接不了,只好往郊区搬。心里既为他们高兴,也很是不舍,自己养大的‘孩子’竟因为自己没地留不下来,哎呀,心里难过。”长宁区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就业科科长姚开甲感叹。目前,长宁正着手打造二次孵化园,给创业企业更大的空间。
而安贞灿最着急的,还是投资不足。“现在急需资本扶持的企业需要130万元,但是,基金分会的账上目前还是负的。原来投的项目原本投2年收回,现在30个项目延长到了3年,原有投入的资金还没收回,滚动发展遇到障碍,新的项目也不敢接了。”初创企业融资难题还是很突出。
还有政策扶持。为了鼓励大学生创业,区政府强调降低创业企业的成本,包括免房租等,同时,政府给众创空间一系列的补贴,包括一次性开办费、房租补贴等。这样的补助政策成效明显,激发了园区的积极性。但是,因为目前一些政策没有理清,只有将各类补贴停下来。“赶快把政策理清楚,我们就好补贴园区了。”长宁区的同志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