众志成城的地下长城——油画《地道战》

21.06.2015  10:07
原标题:众志成城的地下长城(铭记·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70周年)——油画《地道战

  70多年前,中国经历了史无前例的侵略和扫荡,那是血和痛的记忆,我们不能忘;70年前,中国人民众志成城,取得了来之不易的抗战胜利,我们更不能忘。在艰苦卓绝的抗日战争中,中国共产党领导八路军、新四军深入敌人后方,紧密依靠当地百姓,结合当地形势,开辟了广大的敌后战场。他们运用人民战争的战略战术,取得了抗战史上以少胜多的重大战果,这是信念与智慧的结晶,是保家卫国的决心与意志的体现,更值得今人铭记。

  1951年,画家罗工柳以饱满的政治激情、纯熟的艺术手法,将冀中人民抗日武装开展对敌战斗的独特方式搬上了画布,创作了写实油画《地道战》(见图,现收藏于中国国家博物馆)。它既是对历史场景的还原,又是对中国共产党领导下“全民皆兵,全民参战”伟大爱国主义精神的讴歌。

  在抗日战争这场伟大的民族解放战争中,普通的庄稼汉利用手中简单的工具,用锄头、铁锹挖出了纵横交错的地道,筑起一座攻防兼备的“地下长城”。地道战作为平原游击战争中一种行之有效的作战方式,对于中共在敌后战场保存实力、持久抗战发挥了重要作用。从1938年至1943年的战略相持阶段,随着抗日根据地的扩大,共产党领导的人民武装成为敌后游击战争的重要力量。面对敌人兵力、装备的巨大优势,以及华北平原既无险可守、又无处可藏的地理环境,为反击日寇的“梳篦”式扫荡,我军实行战略转变,因地制宜,与当地百姓一起挖掘地道,保护自己,又神出鬼没地打击敌人,使抗日队伍在日军恐怖血腥的侵略中不断发展壮大。

  中国自古便有将“地道战”作为战争辅助手段的传统,宋、明、清历代均有记载,但在近代的抗日战争中,其潜力被人民群众发挥到了极致。1941年,冀中平原地区就出现了初期的道沟地道,不过既不普遍也不完善,主要以“防御”为主,而且缺乏灵活性,一旦被敌人发觉便无法躲避。1942年,侵华日军在华北制造了惨绝人寰的“北疃惨案”,斗争环境日益残酷。在共产党的领导下,冀中平原以耕种为生的庄稼汉们,创造性地发明了麻雀战、地雷战、破袭战等多种游击战术,而通过改进形成的房连房、街连街、村连村,以及改进了功能的地道网,就是这些战术和游击战争中重要的防御依托,形成了内外联防相互配合的阵地。这样,地道便成了进可攻、防可守、退可走的坚强地下堡垒。冀中广袤的乡野中地道战的广泛开展,在华北平原地区的反“扫荡”斗争中发挥了重大作用,在华北平原抗日斗争史上闪烁着灿烂的光辉!

  罗工柳早在抗日战争爆发时就以木刻刀和画笔为武器,参加了反击日本帝国主义的民族解放斗争。他的油画《地道战》,将场景设置在晦暗狭小的空间内,抓取了几位民兵准备战斗的瞬间动态,极具动感和真实性。画面中心,一位手持驳壳枪站立的女指挥员,神情专注而紧张;她身旁则是一位刚从地道内探出身体的女青年,直视前方;画面最右方,是一位握枪的青年男子,正通过瞭望孔观察敌情,警觉而干练;画面最左方,登梯前往出口时回身观望的男子不仅在造型上极具难度与挑战性,也使静谧的环境蕴藏了一种高度紧张的气氛与冷峻的战争氛围;画面后方还有两位老人,显示着人民群众与抗日武装的紧密联系。画家巧妙地运用人物向上、向外的视觉方向以及体态动作,既拓展了画面的空间,也将这种特殊的游击战形式表现得十分生动,让观者的焦点有了向外的联想与延伸。同时,为了表达正义的信念,画家将画面处理为柔和的暖色调,天窗投射的光线及身着红衣的女子洋溢着温暖的感觉,渲染出光明必胜的坚定意志。

  罗工柳等老一代艺术家在创作革命历史题材绘画时,其最大的优势就在于他们都参加过中国革命的具体实践,在思想上和情感上对中国共产党领导的革命历史都怀有普遍的政治认同,因此在创作过程中,他们也倾注了自己全部的革命理想与激情。罗工柳在创作油画《地道战》时,正值他的创作黄金期,娴熟的技巧使他能够驾轻就熟地把对事件的切身体验与崇高的革命理想以及对艺术形式的严格要求,完美地结合起来,使作品具有一种诚挚的亲和力与庄严的历史感。多年以后,一部以同样题材为背景的影片《地道战》再次讲述了这个故事。如同其他流行词汇一样,“地道战”一词曾经家喻户晓,时间将其淬炼为中华民族的共同记忆之一,讲述着永不磨灭的不屈意志、爱国精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