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千人大会毛泽东一再力邀陈云出山管经济 陈为何坚拒

19.05.2014  13:58

  核心提示:面对毛泽东热切的目光,陈云却摇摇手,只说了一句:“我对问题还摸得不清,以后再说。

  文章来自:人民网 作者:佚名 原标题:陈云为何婉拒在七千人大会上发言?

  1961年8月9日,邓小平在中央书记处听取计划会议汇报时,对财经部门贯彻调整方针不力的现象,提出了批评,说:“去年北戴河会议提出八字方针,究竟怎样贯彻,一年多了还没有具体化,各部、各地区和计委都没有具体地安排。

  这年8月,中共中央再次在庐山召开工作会议,当时负责经济工作的李富春讲话说:“八字方针”提出以后,想调整,但总想在重工业生产已达到的水平上调整,结果延误了时间。现在认识到,整个工业不后退,不退够,不松动一个时期,就不能调整。

  毛泽东和中央其他领导赞成这个意见,认为只有退够,调整好比例关系,才能使国民经济健康发展。

  9月5日,邓小平在会上明确地说:“大跃进”跃过了头,违反了客观规律。过了头的要退下来,退到这次调整的目标为止。退要退够,调整要抓重点,工业集中力量加强煤炭,农业主要是粮棉。要宣传提倡党的实事求是的传统。3年初见效,7年大见效。

  毛泽东在会上也说,问题暴露出来了,将走向反面。但是对形势的估计,他认为,当时已经退到山谷了,形势是一天天向上升。

  这次中央工作会议做出的“退够了再前进”的决定,为时已晚。这一年,最初的计划指标仍然很高,调整后的指标也不低,始终没有放下“跃进”的架势。结果,计划执行情况相当差。

  为此,1962年1月11日至2月7日召开扩大的中央工作会议,参加会议的有中央、各中央局、各省市自治区党委及地委、县委、重要厂矿企业党委和部队的负责干部共7718人。这是我们党在执政后召开的一次空前规模的大会,通常称为“七千人大会”。

  当时,人民大会堂春意盎然。7000多名干部翘首以待,希望能早一刻听到领袖那富有启迪心扉、拨动乾坤的恢宏之论。毛泽东偕刘少奇、周恩来、陈云、邓小平等中央领导人准时步上主席台。他步态轻松,面含微笑。瞬时,整个会堂响起暴风雨般的掌声。毛泽东在大会上做了长篇讲话,主题是民主集中制问题。毛泽东主动承担了“大跃进”以来所犯错误的责任:“凡是中央犯的错误,直接的归我负责,间接的我也有份,因为我是中央主席”。他对有些省委、地委、县委“一切事情,第一书记一说就算灵敏”的错误行为进行了严厉的批评,明确指出“没有民主,就不可能正确地总结经验。没有民主,意见不是从群众中来,就不可能制定出好的路线、方针、政策和办法”。

  呼唤陈云出来主持经济工作,这不光是毛泽东的期望,也是中央领导众望所归。在这次大会上,毛泽东好几次请陈云在大会上发言。面对毛泽东热切的目光,陈云却摇摇手,只说了一句:“我对问题还摸得不清,以后再说。”面对“大跃进”所造成的乱得像一锅粥的中国经济,陈云一直在深思着如何加以调整,挽回败局。

  这就是陈云,讲话从不随便、必定是有所思才有所讲的陈云。思若已成,外面环境压力再大,只要事关党的事业、人民的幸福,陈云也会迎着风雨,义无反顾地提出自己的意见,哪怕这种意见在当时会显得“和寡”。这是一种对党的事业高度负责的精神,也是陈云历来的性格。但无所思或思未成,则宁可不讲,这也是陈云的性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