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伟:公务员 “迷茫”不如说“得陇望蜀”

26.01.2014  16:42

  “这就是一座围城,没进来之前充满期待,进来之后才知道,根本不是想象中那回事。”说起自己工作的感受,28岁的青年基层公务员吴桐(化名)有些无力。身为公务员,她常常困惑,工作该有的满足感,以及自我价值的实现,到底该落在何处?这些不仅困扰着吴桐,也是不少青年基层公务员共同的苦恼。当提拔升迁几乎成为衡量公务员价值的唯一标准时,越来越多的青年公务员不明白,自己的人生理想和价值,该从何谈起。(1月25日新华网)

  新一届党中央执政以来,以壮士断腕的勇气整顿吏治,以期为后来的经济改革做斩荆清路。治吏就是治官,也就是对所有公务员群体中的害群之马、慵懒散乱等不公、藏私进行革新,一年来的整治,从八项规定、狠刹“四风”、清理公车办公用房到启动群众路线教育活动,无不畅明了社会官场风气变革之功,这正是人民所期许的,但是力度之大、行为之烈是公务员们从没有意识到的问题。简政放权、阳光行政,让一些人失去了很多为人尊崇的依托,最可怕是莫过于反腐,每天三三两两的官员落马,太过触目惊心,权力寻租的可能无限缩小,隐形福利待遇也被割了尾巴,单纯的工作,有数的工资,少数机会的升迁提拔,大大增加了公务员群体对未来前途的“忧虑”,相比较外界亲朋好友的差距,年轻公务员的心开始漂浮了。

  现在象牙塔的大学生,并不是我们想象的那么完美无瑕,我的话发自内心。无论是身处城市还是出身农门,这一代都属于80后甚至90后,出生的时候正好赶上国家计划生育大政最严时期,不光城市独孩连广大农村双生的也不多,一个孩子,对于父母来说,视为掌中肉、心中宝,也被打印上了“垮掉的一代”时代烙印,这并不是无中生有,正因为这些,他们缺少了很多自立独撑的经历,事事犯懒,关关请辞,独立意识较差,依赖父母思想严重,“坑老”、“啃老”现象突出。在很多年轻人眼中,都明白公务员辛苦来钱少,但是可喜的是事少离家近,工作又稳定,甚至有大学生老成到用“吾心安处是故乡”形容公务员之稳,虽然明明知道公务员如“围城”,但还是奋不顾身、争先恐后地去努力,这并不是他们觉悟多高,坐在办公室,至少冬暖夏凉,虽然可能枯燥平淡,但想到在外打拼的辛苦闯荡,加上养老和房子的难以为继,出去的念头渐渐淡去,剩下的只有对公务员加薪求提拔的期望。诸不知,这里面照样上演着另一个是非名利场,尔虞我诈、拉帮结派、工作也分三六九等,能干的累死,傻笨的闲死,能干还要会干,出头鸟是要被枪打的,也会成为众疾之的,招其他不忿者群起攻之,明掸暗拌,全部精力和时间都用于这些,咋还有时间想着服务,想着群众?只剩下“心有余力不足”!当多年的辛苦和付出没有回报时,很多年轻人的大嘴巴口无遮掩地陶陶大哭,犹如一个多年苦修却没有熬成婆的小媳妇,满身的哀怨溢满浸出。

  欲取之必先予之。奉劝那些谈价值论理想的公务员们,当大谈特说自身哀苦的时候,是否先说说你每天都在做什么?整天打字码文、一张报纸一杯茶,要不就是忙于献媚取巧、要么就是东看西顾,不说上级领导对你怎么看,如若真的实行全民推选,就你这碌碌无为、政绩无他,相信公众也不会对你报以好感。树立有为争有位的思想,真正投身于民,办事利于他人,你的口碑有了,人脉有了,你的人生价值体现了,自然无数好事也随之皆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