龙虎山名不虚传 江西首次大规模道教遗址发掘获重大发现

20.04.2015  10:34

  本报鹰潭讯 (江西日报记者郁鑫鹏)4月19日,记者了解到,我省文物考古工作者对鹰潭龙虎山大上清宫遗址的考古发掘有重大发现,证实该考古遗迹为北宋以后龙虎山道教祖庭的主体。这是我国首次进行的大规模道教遗址发掘。

  2014年6月,龙虎山大上清宫二期工程施工过程中发现大片建筑遗迹,经有关部门初步探明,该遗迹为大上清宫遗址。据了解,该遗址位于上清镇东陲,距嗣汉天师府约1公里。目前发掘位置为遗址的玉皇殿区域,占地面积约10000平方米。考古工作者在遗址东部布下10米×10米探方25个,揭露面积2500平方米。截至4月18日,已发现的宫观建筑基址有龙虎门、玉皇殿、三官殿、二处碑厅,周廊、厢房等。遗址中出土了大量宋、元、明、清时期的陶瓷器碎片及各类建筑构件,其中不少是十分精致的琉璃瓦。

  4月19日,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在龙虎山组织了一场专家论证会,来自国内、省内知名专家实地察看发掘现场及出土文物后一致认为,大上清宫遗址的考古发掘是我国第一次大规模的道教遗址发掘,发掘科学规范,出土文物品种丰富,文物保护及时有效,学术意义十分重大,是我国道教考古的一次重要发现。据了解,现存的建筑遗迹体现了明代完整的保留宫观建筑布局,是我国南方地区迄今所发现等级最高,规模最大,保存最完整,宋、元、明、清皇家等级的宫观建筑遗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