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统节日成“遗失的美好” 打工者:多挣钱更实在
“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自古以来,文人雅士们从不吝惜对赏月、思乡等具有浓厚传统文化节日意象的描绘。
9月8日,作为中国仅次于春节的第二大传统节日——中秋节,邀全球华人共赏一轮明月。
然而,近年来人们的一些议论似乎成为一种共识:现在的传统节日,如中秋、春节等,大家最在意的是难得的几天假期,过节本身变得越来越没有味道了。特别是时下的年轻人,更是热衷于情人节、圣诞节等“洋节日”,传统节日竟成了“遗失的美好”。
是年轻人疏于对传统文化的传承?还是传统节日与现代生活方式脱了轨?就此,记者在节前采访了几个代表性群体。
【青年学生阵营】
观 点:
◇洋节在中国没有社会意义,只有个人意义。
◇巧立名目的节日已变成商业闹场。
◇传统节日仍有魅力,对于外国文化要兼收并蓄。
“我们年轻人更注重归属感和参与感,洋节本身没有什么社会意义,只有个人意义。大家借个由头在一起聚会、娱乐很是放松。一些传统节日中各种礼节应酬令人头疼不已,而受追捧的洋节功能性更强,比如圣诞节可以用来约会,万圣节用来搞怪,愚人节用来搞笑,情人节用来表白。基本上都可以跟一些具体的、大家乐意做的事情联系起来。”一位来自湖北的90后大四学生吴萍如是说。面对记者对传统节日的采访,她饶有兴致地在其微信朋友圈发起了话题讨论,“小伙伴们”一时间在群里炸开了锅:
“LILY”:“如今圣诞节、情人节等洋节基本已变成了狂欢节和购物节。年轻人本来就对新鲜事物充满好奇心,通过商家炒作,更是深入年轻人的心,商家赚钱,年轻人也乐意。”
“茜蕊·宝贝儿”:“我们这个年龄的大多在外读书、工作,过节回家也变成了奢侈的事情。更何况多是独生子女,少有大家庭聚在一起的欢乐。即便是回去,长辈们总是问一些诸如:考试多少分、工作找到没有、什么时候结婚这种‘拉仇恨’的问题。因此对于中秋这种假期较短的节日,基本上是和朋友度过的,学校也会组织各种有意思的活动让大家参与。”
“白小禾”:“觉得中国传统节日符号过于单一。很多都与吃有关,像中秋的月饼、元宵节的元宵、清明的青团,重阳的重阳糕、乞巧节的巧果。基本上除了吃少有其他特定的仪式。相比较,一些洋节日更多注重人文关怀,如父亲节、母亲节、情人节等,这正是中国传统节日所缺少的。当然,这也不能说明传统节日就失去魅力,中华文化博大精深,传承至今更要发扬光大,只不过要以兼容的态度看待西方节日文化的影响,毕竟文化是多样的也是包容的。”
【打工者阵营】
观 点:
◇与洋节所宣扬的享受生活相比,中国传统文化倾向以勤劳为美。
◇在现实生活的挤压之下,过节的那份心情淡了,多挣钱变得更实在。
除了求学在外的学子,相信没有比在外谋生的打工群体更能体味这团圆节日的思乡之苦了。思乡之切,就在这每年春运的浩浩大军中可见一斑,那些肩扛手提着大包小裹、衣衫褴褛的农民工每年上演的返乡潮,似乎已成为最具特色的节日符号了。
在北京一家美容院打工的黄敬着实让人颇感意外。这个来自河南农村的妹子不过20出头的年纪,却有着与年龄不相符的成熟气质。高中毕业后随同村的姐妹们来京打工已经有四五年的时间,虽然收入并不高,但却有着和城市年轻人一样追求时尚潮流的消费观念。前不久,黄敬为自己买了新款苹果手机,还经常通过团购的方式去看电影。“不过,闲下来时我也会读一些有助于工作的书,比如《黄帝内经》。”黄敬说。
当记者问她这个中秋节怎么过时,她一脸兴奋,“听说北京一些公园为市民安排了好多游园活动,我和几个姐妹打算去游船泛舟、祈福赏月。我已经两年没有回家了,对于我来说积累经验、多挣些钱更重要,以后我想开一个自己的小店。”
与黄敬这样逐渐被城市的文化氛围所熏染的年青一代打工者不同,60后的建筑工人杨成军对于传统节日的理解多了些许深沉和文化色彩,“与国外洋节所宣扬的享受生活相比,中国传统文化更倾向以勤劳为美。记得儿时过中秋佳节时,亲戚朋友劳作后,将地里收获的蔬果变成美味佳肴,围坐在一起,其乐融融。”
上世纪90年代,杨成军来到省城长春当了一名建筑工人,过节回家变成了一件奢侈的事。回忆在工地上度过的中秋节,杨成军说:“工地会在当天放半天假,加上几道菜,不过大多时候工友们还是希望多干点活挣点钱,只是在夜深人静的时候想起家乡还是会有些酸楚。”
写诗成为杨成军抒发内心情感的一种特殊方式,2012年初杨成军参加中国达人秀,他的故事被越来越多的人所知道。
9月4日,在接受采访的第二天,杨成军把有关中秋节日的感受写成了一首诗发给记者,题目叫《中秋的味道》。杨成军在这首诗里,表达着对传统中秋节的眷恋,也表达着一种对传统节日团圆的期冀。他写道:
中秋的味道/源于小时候妈妈的味道/一方小小的模具两块圆圆的月饼/馋得我们围着妈妈讨好/中秋的味道/源于无忧无虑的童年/生活虽然清贫/妈妈却总能把节日装点成/小小的天堂,我们兄弟姐妹/围着月亮下的供桌/等待着嫦娥姐姐享用完美味/我们才能尝到
当我有了孩子,总想/学着妈妈的样子/给孩子一个童年中秋的味道/可是我做不到/常年打工在外/连一声问候都成了奢侈/这种缺憾我弥补不了
匆匆的脚步总是/没有停下来的时候/中秋的味道/也几乎全部忘掉/如今大儿子毕业在外地工作/老儿子还在学校/一年能聚几次……只有天知道
但愿我的孩子们,再给他们的孩子/讲起中秋的味道的时候/能有我小时候的味道/我小时候的味道/有父亲、母亲,有兄弟姐妹/我们像一个圆圆的月亮/永远在我的童年的夜空里照耀
【专家学者阵营】
观 点:
◇“人伦情感,是中华节日的灵魂”
◇传统节日没有味道,实为信仰的缺失
◇世界文化多样性的需要,对中华文化走出去是个机遇
近日,由中华“春节符号”全球征集活动组委会主办的“民族梦·中国梦——中华‘春节符号’专家媒体高端对话”在京举行。会间,海内外专家、学者对中华传统节日的解读,唤起人们以古老的情感与全新的眼光来审视传统文化。
在曾为清明、端午、中秋等传统节日放假做出极大努力的人文科学学者、教授李汉秋看来,“人伦情感,是中华节日的灵魂。”李汉秋认为,文化至少分三个层次,器物文化、制度文化和精神文化。节日是文化的结晶,是文化的载体,中华文化的特点和优势直接影响到中华的节日。西方重宗教,因此西方的节日和宗教是相关联的。中华文化重人伦,中华传统节日的精神和灵魂都在人伦情感。
而对于传统节日越来越没有节日味道的争议,中国民俗学会顾问、中央民族大学教授陶立璠却不这样认为,他觉得其实节日的内容没有变,方式变化倒是真实的。比如我们小时候过节会到长辈、老师那里拜访甚至过年还会排队下跪,而现在不一样了,甚至都不见面,以电话、短信、微信、视频的方式代替了,孩子在国外,很久才回国,见面甚至没啥话可说了。之所以没有过节的感觉,“是因为信仰缺失了。过去我们信仰神,信仰祖先,现在这种信仰的观念淡薄下来,我们失去了这样一个精神支柱。”陶立璠解释道。
始于唐朝的中秋节,延续至今已被列入国家首批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在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驻华代表处杜晓帆看来,在过去的文化遗产保护中,人们往往忽视那些看不到摸不着的历史文脉等人文因素,而恰恰这部分才是文化遗产最具生命力的因子,文化遗产的保护要将人性的思考和关怀纳入考量。在联合国通过的《世界文化多样性宣言》中,就是把文化看作是一个社会或族群的一整套精神的、器物的、智力的和情感的特征。而任何一种文化只有它能与其他文化相区别的时候,才能被识别,才有存在的价值和意义。
当天出席“民族梦·中国梦——中华‘春节符号’专家媒体高端对话”的多位民俗专家认为,传统节日凝聚着华夏儿女的生命追求和情感寄托,传承着中国人的社会伦理观念,是世界民俗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全球化的今天,这些代表着中华文化的节日应该得以传承,并作为民族精神载体而成为世界文明的有机组成部分。(赵亮)
官方微信 | 人民微博 | 官方微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