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传言:防范“野鸡大学”仅靠名单还不够

25.02.2014  12:11

  为防止学生出国留学被骗,近日,教育部教育涉外监管信息网和中国留学网公布了一万余所正规海外院校的名单。想出国留学,眼睛可要擦亮了,您选择学校前千万要对照好,别被“野鸡大学”忽悠了。(2月24日《北京青年报》)

  对于“野鸡大学”的防范,教育部相关公布了海外多数国家的正规院校名单,如此可以让海外留学的人进行鉴别,这无疑是一件好事。但是,要想从根本上防范“野鸡大学”的泛滥,仅仅依靠一份名单似乎远远不够。因为学生为何选择“野鸡大学”应该有着不同的原因,需要从这样的根源上去分析。再者,人们选择“野鸡大学”背后的文化动机更是值得推敲,即到底是什么让人们甘愿选择这样的院校而不是正规的院校。只有明白了这些,再和名单的结合下才能真正防范“野鸡大学“。

  在钱钟书的小说《围城》中,方鸿渐所获得的克莱登大学哲学博士学位可谓是“野鸡大学”的典型代表。尽管,这只是小说中虚构的一个名字,但是也已经将那个时代中国社会对于洋文凭的崇拜情绪表达的淋漓尽致。可以说,正是因为整个社会对于洋文凭的崇拜才是“野鸡文凭”泛滥的根源,即海外的那些“野鸡大学”之所以能够生机勃勃,就在于国内市场的旺盛需求。据统计,95%的野鸡文凭发给了中国学生,这样的数据就不难说明其中的真问题。

  “野鸡大学”的存在价值很大的一份市场资源来自于中国,而之所以如此又是因为中国社会对于洋文凭的盲目崇拜导致。所以说,要拒绝“野鸡大学”首先应该摒弃的就是对于洋文凭的盲目崇拜,而在洋文凭的盲目崇拜背后又是对于学历的崇拜。一般的用人单位会觉得学历就等于能力,而洋文凭就等于国际视野和国际水平。这才是“野鸡大学”泛滥的根源。不从这样的根源上解决问题,一切名单的公布也只能是一种缘木求鱼的方式。

  所以说,在教育部相关部门公布了“野鸡大学”名单的基础上,社会各界还应该群策群力,对于用人单位来说,应该理清楚学历和能力的区别,学历代表的仅仅是过去,唯有能力才是未来的真正代名词;对于教育主管部门来说,在名单的基础上应该进行更加规范的说明活动;对于那些主动受骗和被动受骗的学生来说,应该擦亮双眼,在信息化的时代不能再有着投机取巧的念头。唯有如此,多管齐下,“野鸡大学”才能真正没有了市场,也就会自然从我们的世界中消失掉。(文/王传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