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型传销穿马甲 小心!传销傍上"互联网+"

14.09.2015  14:01

  互联网时代,传销也升级,用电子商务、微信营销、互联网慈善等方式巧妙包装,忽悠你没商量。换了马甲,传销本质没变,依旧是交入门费、拉人头、团队计酬这一套。专家提醒,遇到所谓的好事别轻信、细识别。

  打击传销的手段也需道高一丈。比如重庆,建立了传销数据模型和电子证据取证实验室,提升了对网络传销的打击能力。

  在家就能创业,消费不用花钱,旅游可以免费,做微商挣大钱……如果看到这样的一些宣传口号,您可得当心了,这极有可能是最新的传销骗局。

  当前,随着全国打击传销力度不断加大,传销活动得到有效遏制。但是,传统拉人头式的传销不断进化,也傍上了“互联网+”,隐蔽性、欺骗性更强,发展速度更快,涉及范围更广,有蔓延之势。

  新型传销穿马甲,打着电商、创投等旗号

  “一群自称唐江巴巴国际商城电子商务公司的人,在永川、泸州等地进行宣传互动,实则为一种发展下线的行为。要求购买21800元的产品,就可成为商城会员,会员发展更多会员,百万年薪不是梦……身边已经有太多人陷进去。”2014年年中,重庆市商委公开信箱收到了这样一封举报信,线索马上转到了重庆市工商局。

  “这就是新型网络传销的一种。目前,不法分子将传统传销手段改头换面,借助虚拟网络继续编造传销骗局,使传销不再受时空的限制,发展速度更快,危害更大。” 重庆市工商局副局长徐军说。

  新型网络传销花样不少。重庆市工商局披露了一批马甲。

  一是打着“电子商务”的旗号,先注册一个电子商务企业,再以此名义建立一个电子商务网站,以“网购”“网络营销”“网络直购”“网点加盟”等形式从事网络传销活动。重庆市工商局今年破获的唐江巴巴传销案就是一个例子。

  二是宣传“免费获利”“消费不用花钱,免费购买商品”“循环消费”“消费多少返多少”等。如2012年浙江省查处的“万家购物”网络传销案件。

  三是以创业投资为由头,以“在家创业”“网络创业”“网络投资”“原始股投资”“基金发售”为诱饵,欺骗人们上当,如2013年天津、河北、辽宁、湖北、四川等地公安机关破获的“翡翠环球网”传销、2012年重庆市公安机关破获的“中国商信网”传销案。

  四是以玩网络游戏、网上博彩为名,发展会员从事“游戏股票”“幸运博彩”等游戏充值卡,以直销奖、销售奖为诱饵发展下线,如2013年广东查处的“AHK澳洲汇金理财游戏网”传销案。

  五是打着“慈善救助”“爱心互助”等幌子,以“做慈善事业,筑和谐家园”“爱心支助贫困学子”等形式,欺骗群众参与传销,如2013年北京查处的“集善家园网”传销案。

  六是打着“微信营销”的旗号,以微信、微商为平台,采取夸大宣传、造假炫富等方式,诱骗朋友圈的亲朋好友来挣大钱,以商品零售为幌子,实际是以发展下级代理商的形式从事网络传销,如今年3月南京查处的全国首例微信传销案——陈志华微信传销案。

  七是打着“旅游直销”“免费旅游”的旗号,以“免费旅游”“边旅游边赚钱”等噱头,通过加手机微信好友的形式发展下线,拉群众入会交费,从事网络传销,如近期出现的名叫“WV梦幻之旅”的组织就涉嫌此类传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