伸长“短腿” 补齐“短板”

15.02.2015  11:43

近日,省委、省政府出台了《关于加大改革创新力度加快农业现代化建设的实施意见》。省委农工部负责人指出,《实施意见》内容丰富,重点突出,是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推动和引领全省农业现代化建设的纲领性文件。

实施意见》有四个明显特点

——有江西特色。强调了整合资金支持高标准农田建设、推进现代农业示范园区建设、发展农产品加工业、发展绿色生态农业、“财政惠农信贷通”、新农村建设等内容。

——要求明确。对发展粮食生产和多种经营、农业示范园区、农产品加工、农业产业集群、农产品质量和食品安全、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农产品电子商务等,都提出了明确要求。

——操作性强。不仅明确了今年农业农村工作的总体要求和主要措施,而且有不少很实、能操作的具体政策。

——涵盖面广。涵盖了“三农”工作的各个领域,涉及到农村经济、农村改革、新农村建设等工作,以及农村基层党的建设、党风廉政建设、法治建设、思想道德建设等内容,体现了文件的整体性、全面性。

明确了今年农业农村工作重点

增强粮食综合生产能力,坚持数量质量效益并重,着力发展多种经营;实施“百县百园”建设工程;提升农产品精深加工水平,加快推动全省农业产业集群发展;打造全国知名的绿色有机农产品生产基地;健全农产品流通体系,加快农产品电子商务平台和服务体系建设,扩大优势特色农产品出口等。

省委副秘书长、省委农工部部长毛祖逊指出,我省农业仍然是“四化同步”的“短腿”,农村仍然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短板”。为伸长“短腿”,补齐“短板”,《实施意见》对深化农村改革作了全面部署。即深入推进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确权登记颁证,年底前基本完成确权登记颁证工作;开展农村宅基地和集体建设用地使用权确权登记颁证试点;稳妥推进农村宅基地制度改革试点;加快农村产权流转交易市场建设和水利、林业、供销合作社、农垦改革;进一步健全财政支农投入稳定增长机制,抓好“财政惠农信贷通”试点工作,积极开展和做好承包土地的经营权和农民住房财产权抵押担保贷款试点工作。

实施意见》要求,加强对家庭农场的示范引导扶持,发展多种形式的农业适度规模经营。今年,全省将启动500个中心村建设,安排2000个省级村点、3000个市县自建村点的一般自然村整治建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