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西打造人才高地 62位两院院士数量居全国前列
日前,陕西省被正式列入创新型省份建设试点。建设创新型省份,人才是关键。特别是高端人才,是最重要的战略资源,是陕西省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提高自主创新能力的重要保障。陕西省共有各类科技人才120万人,两院院士62人,位居全国前列。多年来,在陕两院院士为陕西经济社会发展发挥了重要作用,作出了巨大贡献。
建设创新型陕西,要进一步发挥两院院士高端人才资源的引领作用,为陕西发展提供更加坚实的智力支撑。今天我们刊登《建设创新型省份,陕西打造人才高地》的报道,就是让社会了解这些长期默默无闻工作在科技前沿领域的科学家们的成就,以及他们为陕西省经济社会发展作出的重大贡献。学习他们追求科学、不畏艰难的奋斗精神,充分利用好这一宝贵的智力资源,为建成创新型省份努力奋斗!
两院院士,陕西宝贵的科技资源
提起陕西,人们都会想到陕西历史博物馆、法门寺、钟鼓楼广场、大唐芙蓉园、黄帝陵祭祀大殿这些名扬世界的标志性建筑。这些都是中国工程院院士张锦秋的设计杰作。在陕西,有很多像张锦秋一样的两院院士,深爱着这片凝重、质朴的土地。多年来,他们坚持弘扬科学精神,勇于探索,敢为人先,不断攀登科学高峰,不仅在各自的科学研究领域作出了系统的、创造性的突出成就,也为陕西地方经济社会发展作出了卓越的贡献。他们是陕西省最宝贵的科技资源。
在陕两院院士的研究领域,涵盖了航空、航天、工业、农业、社会发展等国家安全和经济社会发展的重点学科领域。在工业领域,在陕两院院士在新材料、机械制造、能源矿业等方向不仅引领了科学研究的进步,还为陕西省工业发展、技术创新,提供了强大的智力支持。中国工程院院士周廉,长期致力于超导和稀有金属材料的研究发展工作,为中国超导材料及稀有金属材料的基础研究、工艺技术及实用化的研究和发展作出了突出的贡献。周廉院士领导和参与了多项政府间科技合作项目,他带领的西北有色金属研究院开创了“科研、中试、产业”三位一体的发展模式,成为陕西省创新驱动发展的先进典型。
在航空、航天领域,在陕两院院士的研究方向涵盖了发动机推进技术、微电子、雷达信号等多个学科,为我国国防装备现代化作出了突出贡献。中国工程院院士张立同,是我国航空航天材料专家,在航空航天高温陶瓷及其复合材料领域,取得多个突破,解决了多项重大技术关键。在连续纤维增韧碳化硅陶瓷基复合材料及其制造技术方面,打破国际封锁,建立了具有我国自主知识产权的制造技术与设备体系,多种构件成功通过验证;2013年新当选为中国科学院院士的李应红,是我国航空推进技术专家,从事航空发动机运用工程及其与等离子体技术交叉领域的研究,在战机发动机高原适应性与监控诊断、激光冲击强化与延寿以及等离子体流动控制与气动稳定性研究方面贡献突出,为我国国防装备现代化作出了突出贡献。
农业研究领域的在陕两院院士,长期致力于干旱半干旱地区农田水利、农业生态等的研究,引领了我国干旱半干旱地区农业技术的进步。中国工程院院士李佩成,长期从事水资源与环境、农业水土工程、国土整治等方面的教学、科研和工程实践,在推进干旱半干旱地区农田水利事业作出了突出贡献,曾被授予西部开发突出贡献奖。
在社会发展领域,在陕两院院士的很多研究成果,对改善环境质量、提高医疗卫生水平等方面成效显著。中国科学院院士安芷生,从事地球环境研究,率先提出并系统阐述的“东亚环境变化季风控制学说”在国际上被认为是地球系统科学一项重要理论成果。他多次向中央、地方政府提交生态恢复方略与污染治理系列报告获认可,为西部生态重建和大气污染治理作出重要贡献。
此外,在能源、化工、地质以及基础学科等领域,在陕两院院士也各有所长。他们是探索未知世界、突破科学前沿、实现技术变革的“领头羊”。
多措并举,发挥院士“领头羊”作用
陕西省委、省政府特别重视两院院士在经济社会中发挥的作用,也高度关心院士们的工作环境和生活待遇。
2011年4月25日,陕西省人民政府与中国工程院签署科技合作协议,以促进区域创新体系建设,提高陕西省自主创新能力为目标,围绕陕西科技及产业需求和优势资源,着力突破制约经济社会发展的科技瓶颈。双方共同组织工程院院士和专家,对陕西统筹科技资源规划及机械制造、电子信息、生物医药等方面实施的重大科技工程和区域特色产业开发项目提供咨询建议。同时,工程院与陕西省共同创造条件,探讨适应工程院和地方特点的合作模式,创新合作机制。
2011年,省委、省政府出台了《关于加强高层次创新创业人才队伍建设的意见》,鼓励高层次人才潜心科学研究和创新,强化对高层次创新创业人才的保障和激励,实施“三秦人才津贴”制度,将在陕两院院士的津贴由原先的每人每年3万元增加到每人每年6万元,并对新当选中国科学院院士和中国工程院院士每人奖励10万元。
2012年,省政府印发了《陕西省人民政府科学家顾问团工作办法》,并设立由徐德龙院士担任首席科学家的省政府科学家顾问团。顾问团为政府科学决策提供重大问题专项咨询和个人专题建议,促进政府决策科学化、民主化。
同时,陕西省还设立了“陕西省院士专家工作站”。“院士专家工作站”成立以来,充分发挥院士专家作用,以提升企业科技创新能力的目标,帮助企业培育科研团队,围绕重大关键技术难题开展联合攻关,促进技术成果转化和产业化,推动产学研紧密结合,共建人才培养基地。此外,陕西省还开展了“院士专家陕西行”等一系列活动,组织院士专家到基层进行咨询服务和考察参观,既为院士了解基层、熟悉省情提供了平台,同时也使院士深入基层释放科技潜力,为三秦百姓贡献智慧和力量。
打造创新人才高地,助力创新型省份建设
2014年1月22日,陕西省3D打印产业技术创新联盟正式成立。联盟理事长由该领域的国内唯一一位院士——中国工程院院士卢秉恒担任。3D打印联盟的成立,是陕西省建设创新型省份,发挥院士资源,统筹人才、技术等资源,推动技术创新,促进成果转化的一个重要举措。随着创新型省份建设拉开帷幕,陕西省还将进一步加强高层次创新创业人才队伍建设,发挥在陕两院院士和科学家顾问团的作用。
为此,陕西省制订了“陕西省科技创新人才推进计划”:到2017年,完善创新人才培育的战略布局,实现人才、科技、经济紧密结合,满足国家和陕西省“转方式、调结构”的战略需要。到2020年,形成创新人才富集、创新创业活力充沛的人才高地。
在科技创新领军人才方面,陕西省将重点从国家级及省部级重大科研项目、科技成果的研发团队中,遴选、培养和支持中青年科技创新人才,每年支持50名中青年科技创新领军人才。
在科技创新创业人才方面,将重点扶持运用自主知识产权或核心技术创新创业的优秀创业人才,培养造就一批具有创新创业精神、市场开拓和管理能力的企业家,每年支持50名科技创新创业人才。
在技术创新团队方面,依托国家级、省级重大科研项目、重点工程和重大建设项目,建设重点领域创新团队,每年支持30个创新团队。
在培育青年科技新星方面,通过对其开展的科学研究、技术开发、成果转化等活动提供项目资助等方式,培育学科和技术带头人,使其尽快进入国家和省级重大人才工程计划,为建设西部强省提供技术和人才储备。
在打造创新人才培育基地方面,重点支持国家级高新区(基地)、科研院所和高等学校等建设创新人才培养示范基地,每年支持5个省级创新人才培养示范基地建设。
同时,陕西省将不断健全科技人才激励机制,奖励科技创新优秀企业家、突出贡献专家和拔尖科技领军人才,强化知识产权创造、运用、保护和管理,落实技术要素参与收益分配的法律法规。
官方微信 | 人民微博 | 官方微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