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全林:体制优势衰减缘于社会公平递进

15.09.2015  21:40

  长久以来,“体制内”就业牢牢地与“稳定”一词联系在一起,也因此成为众多年轻人竞相追求一份体制内工作的原因。然而近些年来,就业环境向着宽松、自由、多元的方向发展,体制内外就业的区别似乎正在一步步变小。(9月14日《中国青年报》)

  曾在网上看到一篇文章,提出节日慰问老干部是应该的,但老农民、老工人也应该去慰问,因为他们同样都为国家发展做出了贡献。这问题提得有道理,一视同仁,才叫公平。而实际上,单凭一个工人、农民身份,如无其他因素,再老恐怕也不会有官方的某个机构去慰问他。现在,对百岁人瑞,有些地方为彰显敬老,政府逢年过节要去慰问,但不是在工人、农民的意义上给予的关怀。

  说这一段题外话,是为了证明所谓体制内外的区别。以前,体制内的人,生老病死都有单位管,生是国家的人,养是国家养,死是国家埋,通体都是国家的。而面向黄土背朝天的农民,却没有这么幸运。往大处说,是城乡二元结构造成的城乡差别,往小处看,其实就是阶层固化形成的特权。在商品粮时代,有很多农家子弟,拼了命的考学,并不都是有什么远大理想,就是要与土地撇清关系,挤进商品粮的圈子,成为一个国家人。

  国家实行改革开放之后,社会物质财富积累丰富了,历经一轮又一轮的社会体制机制变革,国家切割发展红利的蛋糕越来越均衡,城乡差别越来越不明显,使得以前形成的特权优势几乎荡然无存。从宏观上看,这是体制内优势削弱的决定因素。

  中观层面的改革,是削平体制内特权的间接动因。城乡居民养老保险并轨了,机关事业单位与城镇职工养老摆平了,你交我也得交,大家肩膀一般高。医疗保险改革规避了原来公费医疗的弊病,以前体制内的人生了病不是先找医院,而是先找单位,派车、联系医院、护理副号,都是单位包着,不用家属多操心的。公疗改革之后,干部职工看病基本没有单位啥事了。住院报销,在很多地方新农保比干部职工报的比例还要高。没了特权,自然就失去了优越性。

  微观层面的纪律密度紧缩,使体制内试图打擦边球捞福利的图谋落空。体制内的人,都是死工资,收入并无优势。以前,大凡是个单位,无论大小,人员多少,都会找理由,寻借口,给大家弄点灰色收入安慰一下。真正放开胆子大发特发的只是极个别的“富庙”,而大多数体制内单位,只不过占个小便宜而已,发不了什么财。而今再贪小便宜,弄不好要丢饭碗,谁还敢?

  体制内现在就剩下一项优势了,那就是工作稳定。这与中国青年报社会调查中心的调查吻合。调查显示,稳定被受访者看作体制内工作的最大优势,69.3%的受访者选择这一项。体制内工作的优点主要是岗位稳定、收入稳定、工作时间稳定。但这种稳定恐怕也不会垂之久远的。随着治理“为官不为”强度的加大,干部“能上能下”的鼓点急敲,体制内单位的考核体系越来越严密,求稳的危机已现端倪。

  公众对体制内外的价值取舍依存度降低是社会的进步。我国目前公务员队伍、国有企业等改革都在与国际接轨,同时,国家经济发展程度提高,年轻人择业的价值观也随着社会的变化而更新。但从吏治的视角看,去阶层固化特权化,才是平衡体制内外的主导因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