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省举行国家高水平体育后备人才基地认定工作培训班

01.06.2016  05:02

  5月25日至27日,2016年江西省国家高水平体育后备人才基地认定工作培训班在吉安市举行。培训班特邀国检组成员、徐州市体校校长吴南宁解读了“国家高水平体育后备人才基地”认定工作对各级体校发展的意义,我省“基地”认定工作相关专家参加了授课和培训。来自全省11个设区市体校、省体校和昌江区少儿体校的68名代表参加培训。

  本次培训班对体育总局印发的《国家高水平体育后备人才基地认定办法》(体青字[2014]75号)规定的条目内涵及赋分标准进行认真解读,并以吉安市少儿体校作为评定对象进行模拟检查培训。培训班全体代表还参观了新建中的吉安市少儿体校。

  为进一步贯彻落实《奥运争光计划纲要》,实施体育后备人才培养精品工程,国家体育总局以奥运会为周期,在全国开展了“国家高水平体育后备人才基地”认定工作。经过2004、2008、2012年3个奥运周期,“基地”认定已经成为全国业余训练工作的重要抓手,有效激励和调动了各省(市、区)开展体育后备人才培养工作的积极性,各级体校在办学、管理、训练、教学等各方面都有了很大的提升,业余训练质量和水平得到了进一步发展,达到了更好地服务奥运、为国争光的目的。2016年奥运会结束之后,新一轮的“基地”认定工作即将启动。为了让“基地”的认定更加科学化、制度化,更加贴近业余训练的实际成果,真正达到扶优选优的目的,国家体育总局制订并印发了新一轮《国家高水平体育后备人才基地认定办法》(2017-2020),对这一办法的准确理解和统一的赋分标准,将最大限度地减少认定工作的偏差,最大限度防止认定过程的人为因素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