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纪中于正相煎何太急 不满意金庸剧就看原著吧
原标题:不满意金庸剧就看原著吧
张纪中跟于正干上了,既让我觉得同根相煎,又让我觉得五十步笑百步。有网友评价,二人水平相当,何苦为难跟你一伙的呢!要是较真的话,网友评论倒是很靠谱,张纪中导演的金庸剧又何曾令人满意呢?不过从本质上来说,张纪中和于正还是颇有不同的。他们的差别在于,一个是改编和演绎,另一个是借题发挥、装疯卖傻。改得好不好是个水平问题,装疯卖傻却是动机问题。
对于张纪中的若干金庸剧,真是应了网友那句话,除了《天龙八部》,其余都是渣渣。至于于正版的金庸剧,我基本是秒杀,坚持不过3秒钟肯定换台。不过,我并不能代表新生代对于这种神剧的态度,没准新新人类喜欢这种调调呢?
说到根儿上,我觉得至少有那么一代人,对于金庸小说是顶礼膜拜的,无论怎样的影视作品都恐难令他们满意。这其中的关键在于,这一代人是看着金庸的原著长大的。当年几个武侠迷凑在一起,聊起内容就像江湖的切口,一个人要是说“飞雪连天射白鹿”,另一个必得应对“笑书神侠倚碧鸳”,否则他就是自绝于人民。看原著,那是后来怎样也无法撼动的感受。只要你敢拍,基本就是不忠实于原著的。
但是现在还有多少孩子保持阅读习惯呢?我问过新新人类,你们谁看过金庸的原著,结果很恐怖,几乎绝大多数孩子都是从影视作品中建立的认识。这意味着你可以胡来,弄不好将来会有人质疑金庸的原著,你为什么不照着我们看过的电视剧来写?
不过,这并不是特别严重的问题,一部小说,被过度演绎了,也算是再创作吧,无伤大雅。我所担心的是现在的孩子们主要的信息来源过度依赖影视作品。不在学校的人不知道现在的那些神剧对于学生造成了多么深刻的影响,他们甚至拿抗日神剧的情节来质疑历史教材,这是非常可怕的。
所以,衡量一部影视作品绝对不能以经济指标作为标准,有些良知是底线,不能触碰。就像我们的食品安全问题,你不能因为经济利益就可以突破安全的红线,那么影视作品的底线是什么?
这里有一个新闻倒是对我们很有启发。中国网友问卡梅伦首相的一个问题是,《神探夏洛特》什么时候出第三季?而卡梅伦是怎么回答的呢:“我知道它的改编版非常精彩,当然大家随时可以阅读柯南道尔的经典原著。”所以我特想跟很多观众说:“甭管是谁,改编都会有人不满意,但您可以随时阅读金庸的原著。” (吴亚滨)
官方微信 | 人民微博 | 官方微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