泰和县沿溪镇仓岭村 1200余亩旱地变水田

19.05.2015  13:00

  本报吉安讯 (江西日报记者杜金存)5月18日,泰和县沿溪镇仓岭村一块成片土地上,披着雨衣的民工,或在机耕道上铺砂石,或架设电杆电线。经过近半年施工,仓岭村旱改水项目月底完工,昔日因缺水处于半耕半荒状态的1200亩旱地变成水田。据了解,该项目系吉安首个旱改水项目。

  仓岭村村支书钟观生介绍,村里有块连成片的1200多亩旱地,虽然交通便利,但因缺水,只有部分村民种植花生、芝麻,近半土地处于荒芜状态,非常可惜。2008年前,该片旱地主要用于种植甘蔗,卖给县里一家糖厂,每年每亩纯收入1000多元。2008年,糖厂倒闭,甘蔗没了销路,加上缺水缺劳力,旱地因此抛荒。

  去年12月初,仓岭村旱改水项目拉开序幕。 旱地改水田土地整治项目是该县保护耕地实现耕地占补平衡的一项重要举措,也是助农增产增收的有效途径。

  据泰和县国土资源部门一名工作人员介绍,该项目所辖地块土壤因属沙性土,加之常年缺水,往年只能种植旱作物,种植效益低下,随着2013年10月石虎塘航电枢纽工程竣工运营,该地块地下水位又被抬高,原来仅仅是旱现在又添了涝,一年种一年荒的现象时有发生。在遵从群众意愿的基础上,去年12月5日,仓岭村旱改水项目经吉安市国土资源局批复立项,建设规模1216.35亩、预计新增水田面积1156.72亩、总投资369.67万元。

  据悉,该项目今年1月13日开工。现在,土地平整工程及标准化田块划分已基本完工。此外,还铺设了T型槽,建起了砖砌排水渠,修筑了田间道路,新修了抗旱井。部分扫尾工程正在抓紧施工,预计本月底可全面竣工。让村民倍感振奋的是,该项目他们没有出力出钱,完全是“坐享其成”。

  以前的“弃儿”现在似乎成了村民心中的“宝贝”。钟观生透露,看到这片旱地已改成水田,已有种植大户与村民商量,欲进行土地流转。当地国土资源部门表示,项目实施后预计新增1156亩水田,对比旱地每亩每年预计增收500元,合计年增收近60万元。

  4月底,国土资源部耕保司、土地整治中心、信息中心工作人员到现场察看后,给予了高度评价,认为该项目选址科学、设计合理、施工质量高,改善了耕作条件,提高了土地产出率,适于种植夏秋两季稻,希望发挥该项目的示范作用,及时在吉安市推广,彻底破解“占优补优、占水田补水田”难题。

赣州首开粤港澳大湾区蔬菜直通车
  (记者钟金平 实习生邓竹青)7月1日9时30分,上饶之窗
江西今年建设设施蔬菜35万亩
  宁都讯(记者梁健、钟金平 实习生邓竹青)7月1上饶之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