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00余件海昏侯墓出土文物回昌啦!

04.07.2016  11:09

   文保人员对这些文物进行修复和保护后将适时在江西省博物馆对外展览

  6月30日12时许,在南昌特警的护送下,在首都博物馆展出3个多月的441组件海昏侯墓珍贵文物,乘T145次旅客列车从北京抵达南昌,文保人员对这些文物进行修复和保护后,将适时在江西省博物馆对外展览。

   特警护送海昏侯墓文物回昌

  据了解,《五色炫曜——南昌汉代海昏侯国考古成果展》自3月2日在首都博物馆展出以来,3个多月吸引观众40多万人次。6月26日展览闭幕后,考古工作人员就开始对441组件文物进行封箱打包。据文物保护专家介绍,此次展览的文物在离开北京前,都由考古人员用海绵等将文物仔细包好以防止磕碰,之后统一装箱经铁路运输。“这样可以减少现场提取过程中对文物的破坏,最大限度地保证提取文物的完整性。”专家说。

  6月30日12时许,海昏侯墓出土文物搭乘北京至南昌的T145次旅客列车安全抵达南昌火车站,在特警的护送下,乘坐中铁快运专车,驶入江西省博物馆的库房。记者看到,这些四四方方的木质盒子看上去非常敦实,盒盖四周都打上了封条,盒身上还写着“江西省考古所”的字样。

  专家介绍,省博物馆的文物库房里,瓷器、玉器、青铜器、竹木牙角家具等都按材质类别区分,每一间库房的温度都恒定在20℃,但湿度不同。“如金属器喜干,湿度在45%左右;而丝织品和纸质类,需要达到50%至55%。”“文物回来后,我们将正式启动修复保护。”省文物考古研究所所长徐长青表示,这些文物展出的时间较长,很多都没有经过完整的修复,因此下一阶段的重点工作是对这些珍贵文物进行保护和研究。待修复保护后,适时在江西省博物馆对外展览。

   海昏侯历史讲座走进香港大学

  继《千古悲摧帝王侯——海昏侯刘贺的前世今生》中文繁体字版新书首发式成功举办后,日前,受香港大学饶宗颐学术馆邀请,在香港中和出版社策划组织下,作家黎隆武与江西考古所领队杨军作客香港大学王赓武讲堂,为港大师生带来了“西汉海昏侯墓大发现及墓主刘贺传奇”的主题讲座。

  王赓武讲堂是香港大学会议中心的核心,素以学术高地而著称,不少海内外顶尖专家学者曾在这里开讲。这次讲座吸引了众多热爱中国历史和传统文化的师生。现场300多位子,座无虚席。杨军以全程参与海昏侯墓发现发掘的经历和20多年考古工作的专家身份,从“惊世大发现、探秘海昏国、考古大丰收”三方面对海昏侯墓的发现、发掘和文物考古过程及价值作了详尽介绍。接着,黎隆武从“传奇刘贺、多面刘贺、对话刘贺”三个维度为港大师生们解密海昏侯。

  这次讲座在中国移动咪咕阅读全球同步直播,让海内外不能亲临现场的热爱海昏侯文化的读者也能身临其境,共享文化盛宴。(首席记者 徐蕾 熊家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