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余姚:河姆渡遗址博物馆水灾后重新开放
新华网杭州10月15日电(记者 冯源)位于浙江省余姚市姚江岸边的河姆渡遗址,是中国长江流域最重要的新石器时代文化之一。经受了强台风“菲特”带来的暴雨洪水考验,河姆渡遗址博物馆闭馆4天后重新开放。
河姆渡遗址博物馆分为博物馆和遗址展示区两部分,记者14日下午来到博物馆时,来自江苏扬州的游客李世平正在售票处领取免费参观券。他告诉记者,上午在河姆渡镇一家企业谈生意,知道有博物馆就想来看一下:“河姆渡文化我在中学历史课本上就学过。”
河姆渡文化以发达的稻作农业和干栏式木构建筑著称,博物馆也采用了干栏式木构建筑的特色,建筑基座高出地面。博物馆办公室主任沈燕杰说,这一设计加上值守人员随时注意排水,因此,博物馆没有遭到洪水入侵。“在博物馆地板下方,隔着玻璃我们可以观看复原的墓葬,那里同样没有进水。”
博物馆分为序厅、沧海桑田、日出而作、湖畔人家、心灵之声和河姆渡猜想六个部分,除了众多实物标本之外,还有诸多声光电设备,再现7000年前的河姆渡场景,但当天的游客寥寥无几。
沈燕杰说,由于积水隔断交通,工作人员无法正常上班,博物馆从8日至11日闭馆,12日重新开放,可能是当地都忙着灾后重建,所以游客不多。博物馆“十一”国庆期间接待游客3.5万多人次,全年接待游客约50万人次。
1973年和1976年,考古工作者对河姆渡遗址进行了两次发掘,随后就回填了发掘现场。博物馆在第二次考古发掘的现场上修建了遗址展示区,而真正的文化层已经在地面以下四米的深处。遗址展示区复原了5栋干栏式木构建筑、水井和池塘,还再现了木桩林立的发掘现场。
从遗址展示区出发,走一段下坡路,就到了姚江岸边,渡口的地面上还有泥浆的痕迹。而在遗址展示区,草坪上并没有水退后常有的浮尘,有的地表已经出现了干裂的纹路。沈燕杰表示,展示区也没有被水淹。
目前,正在开展河姆渡文化考古工作的遗址是位于河姆渡遗址东北面,相距约7公里的田螺山遗址。12日下午,记者在田螺山遗址现场馆看到,考古大坑里积水较深,坑的边缘有几处塌方的痕迹,地下水从塌方处汩汩而出。
14日下午,记者再次回到现场馆,大坑里几处探方的水已经排干,之前的汩汩渗水也已不明显。田螺山考古队领队、浙江省文物考古研究所研究员孙国平正带领工作人员开展考古发掘工作。而大坑的绝大部分仍有积水,众多出土的木桩下半截仍浸泡在积水里。
孙国平说,余姚平原地区海拔在2米左右,地下水位线是海拔1米左右,换言之,向下挖1米深,就能见到地下水,因此地下水常年会向坑中渗透,而适当的积水可以隔绝空气,避免氧化,对于保存木桩之类的有机质古代遗存是有利的。
因此,工作人员用水泵抽水时,还是需要维持必要的水位,而不是完全排干。随着近期天气持续睛好,地下水渗透也逐渐减弱。孙国平说,只是为了方便现在挖掘,他们才排干了几处探方里的积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