余干县四措并举推进节约集约用地

14.11.2014  17:58

今年以来,余干县坚持节约为先、集约为重,通过四项举措,以土地利用方式转变促进经济发展方式转变。

向市场要土地

提高对地产市场的动态监测、分析和调控水平,统筹全县土地管理和经营,并建立土地招商引资信息共享机制和沟通协调机制。强化土地储备经营,从科学规划入手,共筛选和报批符合“两规”、综合条件较好的拟储备土地10宗,面积3340亩。坚持“一次规划、整体开发、分批供地”和“一个池子蓄水、一个龙头放水”原则,改进建设用地指标管理机制,除公共服务设施和政府基础设施外,其余用地全部按照招拍挂方式出让,推进土地资源市场化配置。

向增量要土地

按照保障用地的“6条措施”即:争取省市重点、实施增减挂钩政策、建设用地区位调整、精打细用分配的指标和移民搬迁与灾后重建,全面保障县政府重点产业、重大项目、民生工程项目落地。重点做好2011-2013年度现有的7个土地增减挂钩项目,特别是要加快推进2013年度年度2个增减挂钩项目,争取解决用地指标1188亩。

向存量要土地

全面开展存量闲置土地、批而未供、供而未用土地专项清理,大力推进低效用地再开发,坚决杜绝圈而不建、闲而不用等行为,并鼓励企业利用现有厂房、土地或通过淘汰落后生产能力腾出空间开展技术改造。对工业企业通过技术改造,在不改变土地用途且符合城镇规划的前提下,通过压缩超标的绿地面积和辅助设施用地,扩大生产性用房的,或对厂房加层改造、利用地下空间等途径提高工业用地容积率的。通过严格的论证及相关部门的审批(增加生产厂房面积为生产厂房总面积减去原土地出让时按规定建设的厂房面积)增加生产厂房面积折算成土地面积按15万元/亩(含征地成本、新增用地报批规费、土地平整及基础设施配套等成本)的标准奖励给提高容积率的企业。

向集约要土地

对有投资能力,但没有按照合同约定进度建设,投资欠账比较多的企业,下达限期整改责任书,增收土地闲置费,同时给予一定的激励政策,督促其履行合约,增加投资。对生产规模小,分散经营的小企业,通过在园区另行提供土地实行置换,让散户组团成大户,降低企业运营成本,实现共同发展。对企业确实难以经营下去,又找不到对接项目的用地,进行资产评估后,实行政府回购。与此同时,为土地集约利用率不高的土地寻找对接项目,介绍新、老客商对接后由客商自行商定集约利用土地的具体事项,切实提高土地集约率。今年以来,全县共盘活园区闲置用地1100余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