余干发展生态产业昂起“农”头

11.05.2015  23:33

  一栋栋整洁漂亮的楼房点缀在山野间,一条条宽敞平坦的水泥路延伸至各农家小院前,一排排蔬菜大棚在耀眼的阳光下熠熠生辉…… 近年来,余干县加大路网建设力度,精心打造生态特色景点,因地制宜建设生态新村,做大生态农业品牌,全力打造生态产业经济体,特色产品越销越远,农民群众的致富步伐也越迈越欢快。

  余干是滨湖农业大县,有着丰富的生态资源。为了把生态优势转化为发展优势,余干先后投入30多亿元用于省、市、县级交通路网建设。随着德昌高速的建成和通车,余干的交通大格局基本建成。随着鄱阳湖大道、南昌大道、康山旅游公路、干越大桥的建成和康山大堤的拓宽改造,县城到康山大堤的时间大大缩短,前来观赏越冬候鸟的游客络绎不绝,南昌、上饶、景德镇等地及外省的游客也慕名而来。大量游客的到来,带动了餐饮、住宿等行业的发展,鄱阳湖生态食材也大受欢迎。

  走进乌泥镇铜鼓包村,绿树掩映下的村庄让人仿佛置身“世外桃源”,连片的葡萄采摘园让人陶醉。该县大力扶持生态农庄、农民专业合作社和农业产业龙头企业等新型经营主体,全面实施旅游生态产业富民工程,加快省级现代农业示范园建设,目前已经初步形成了三塘芡实园、乌泥怡水人家、黄金埠名獒山庄、鹭鸶港梦里水乡等乡村旅游点。全县3A以上乡村旅游点发展到5个,康山景区创评为国家2A景区,呈现出特色农业、观光农业、生态农业联动发展、效应叠加的局面。去年,全县规模以上农业企业发展到61家,20家市级以上农业龙头企业实现销售收入14.7亿元。目前,全县发展农民专业合作社885家,发展家庭农场、大型休闲农庄、农家乐46家,完成481个生态新村建设。

  余干农产品丰富,各乡镇都有自己的特色产品。为了促进农民致富,该县采取多项措施,大打生态牌,强力做大绿色农业品牌,精心生产特色鲜明、品质安全的地方特产,树立一批在全省乃至全国叫得响的农业特色品牌。芡实、辣椒、藜蒿、甲鱼等鄱阳湖生态食材由于绿色、环保,备受消费者的青睐,并通过各种渠道销往全国各地。去年,该县新增无公害农产品2个,共获“三品一标”22个,涉农注册商标152件;“湖家妹”产品荣获第七届上海农展会金奖。

  (曹汉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