著名慈善家余彭年辞世:挣够一百亿 捐够一百亿

18.05.2015  17:03

   5月2日凌晨,著名慈善家余彭年在深圳病逝,享年92岁。

  他出身湖南小商户家庭,曾颠沛流离,后因购入李小龙故居“咸鱼翻身”。此后,他在深港两地经营房地产和旅游业,成为知名企业家。

  2006年至2010年,他累计捐款62亿,被誉为中国最慷慨的慈善家。2010年,他又将自己前些年捐赠后剩余的财产总计32亿,悉数捐给了余彭年慈善基金会。

  2007年,美国《时代》周刊评出“全球14大慈善家”,全球华人仅有李嘉诚和余彭年入选。与李嘉诚近2000亿的财富值相比,余彭年的身家远远不如,不过,他却开创了多项第一:中国内地第一个建立超十亿美金民间慈善基金会的慈善家、中国第一个以实际行动“裸捐”的人、曾被誉为“中国慈善第一人”。

  无论是在捐赠额度,还是在慈善理念上,余彭年都走在华人企业家、慈善家的前列。

   他的财富累积不易

  余彭年,1923年出生于湖南省涟源市蓝田镇一个商人家庭,本名彭立珊。他受过高等教育,主修工商管理,还曾跟随父亲在长沙等地做小本生意。

  1949年,彭立珊在长沙担任《晚晚报》记者,他评价自己的文风是“我骂贪官骂得很厉害,他们看到我就怕”、“经常揭黑”。

  1954年,他被人诬告“有海外关系”,被扣上“逃亡地主”的帽子,因而锒铛入狱,判刑3年。

  余彭年说,这都是因为自己当记者时得罪了人,被人报复。入狱后,他因为表现好和有文化,被安排拆阅、分发犯人的来信,在刑期快满的前两个月,他的罪名被查证不实,得以释放。

  出狱后,彭立珊决定暂别妻儿远走他乡,改头换面重新生活。1958年,他经由澳门到香港,并正式改名为余彭年。

  初到香港,余彭年身无分文,听不懂粤语,英文水平也不好,只能靠做勤杂工、建筑工、清洁工、泥水工等维持生活,一个月工资80港元,每月花10港元,住在三层床的最高层。最艰难时,他每顿饭只有一个馒头、一杯开水,还曾露宿街头。他的努力得到老板的肯定,后来被提拔为部门经理。

  不久后,这位老板把余彭年带入台湾房地产市场。20世纪60年代初,有心提携他的老板以“单独出资、利润双方平分”的方式放手让他自己创业,他也赚到了自己的第一桶金。

  而后,余彭年看中香港股票市场的持续升温,将全部资金投放进去。但1967年股灾降临,股票指数从1700点高位狂跌至300点,余彭年资产所剩无几。

  这次失败没能击垮余彭年,秉持“置之死地而后生”、“千金散尽还复来”的信念,余彭年重新回归自己熟悉的房地产领域,不但通过地产累积大量财富,还创下至今还被人们津津乐道的两个成功案例。

  1973年,著名影星李小龙在港逝世,留下一套占地面积1000多平方米、带有游泳池的豪宅。香港人认为名气太大的人住过的房子不能去住,所以没人敢买,而时年50岁的余彭年当机立断从银行贷款70万港元,加上自己尚存的35万港元将豪宅买下,装修一新后出租给外国人居住。凭着租金,他只用8年就还清了贷款。到1996年,这套房子的价值已达7000万元。

  另一个成功案例则发生在1975年,余彭年花250万港元买下另一豪宅,重新装修后出租。目前这套房子租给一个国际幼儿园,市值超过2亿港元。

  在香港获得成功后,1989年,余彭年回到内地,买下毗邻罗湖海关的深圳黄金地块。此后,他收缩在香港等地的投资,将资金调往深圳,独资兴建了彭年广场大厦暨彭年大酒店项目。

  彭年广场大厦高57层,仅彭年大酒店总面积即达11万平方米、客房528间,曾一度是深圳楼层最高、客房最多的五星级酒店。

  去年9月,余彭年接受《新快报》采访时估算,他的身家接近100亿元,主要来自四只“母鸡”:香港出租物业、多家银行的理财产品、正在建设中的彭年企业家俱乐部别墅酒店度假村以及为众人熟知的深圳彭年酒店。

   他的慈善之路不易

  余彭年的善举可以追溯到1982年。当年,他第一次回湖南老家,看到老家状况很艰苦,难过之下,捐献数千万元在家乡涟源市兴建立珊学校、处理污水的立珊水坝、彭立珊救护中心等。

  “行善是我的养生之道,但行善不容易,有好多烦心事,好辛苦。”余彭年回忆,1988年,他捐给长沙10辆当时最先进的进口三菱救护车,结果有一半被改装成了公车。余彭年收回这些车辆,又捐到自己的家乡,结果仍被挪作他用。

  还有一次,“我委托一个医院做复明手术,一次性汇了100多万元给他们,要求他们每做一例手术,就要提供病患齐全的资料,但他们没有提供。”余彭年后来发现,医院虚报手术数目私吞善款。他报案后,深圳警方赶到湖南,医院这才把所有订金都退还了。

  有鉴于此,余彭年开始寻找可持续慈善之道。

  2000年10月,深圳彭年酒店开业,26天后,余彭年公开宣布,整座大楼经营所得的纯利润永久捐献给社会福利事业和教育事业;在他有生之年,整幢大厦不出售、不变卖;在他百年之后,整幢大厦产权不赠与、不继承,经营所得利润继续无偿捐献直至大厦使用期结束。此举开创了中国第一家“慈善酒店”的先河,也是余彭年职业慈善的开始。

  他说,“我希望能够永久保存‘母鸡’,把‘鸡蛋’拿出来做好事。过去酒店大楼这些都是母鸡,收入都是鸡蛋。只要‘母鸡’一直存在,就能够永久做好事,这也是我的希望”。

  2008年,余彭年在港召开新闻发布会做出承诺,将李小龙香港故居九龙塘金巴伦道41号无偿捐献,不换取任何回报。

  2010年4月22日,余彭年在2010年胡润慈善榜发布现场表示,“这是我最后一次捐赠,所有财产全部委托香港汇丰银行托管、监管,不继承、不变卖、不投资,全部用于慈善事业。”这一次,他将自己前些年捐赠后剩余的财产总计32亿,悉数捐给了以自己名字命名的余彭年慈善基金会,至此,基金会总值高达82亿元。这些资产包括两部分:第一部分是银行存款17亿元;第二部分是余彭年所拥有的香港及深圳物业,估值65亿元。

  2013年7月,余彭年再度表达心愿,“希望在有生之年能够挣够一百亿,捐够一百亿。

  一年之后的8月14日,余彭年在深圳宣布,将在未来的6到8年拿出20亿元在国内20所高校设立奖学金,并捐赠14亿元为贫困地区开展免费白内障治疗手术。

  余彭年的办公室挂着一幅书法作品,上写:“世上只有锦上添花,到哪里去找雪中送炭?登天难,求人更难,黄连苦,求人更苦,人到无求品自高,助人行善是快乐之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