余清华:聊一聊单位GDP能耗
在你打开电视或浏览报纸时,或许你会看到“上半年我市单位GDP能耗下降4.5%”等诸如此类与节能能耗相关的报道。那么,什么是单位GDP能耗?单位GDP能耗与我们又有啥密切的关系呢?
啥叫单位 GDP 能耗?
单位GDP能耗,也叫万元GDP能耗,也就是每万元GDP(国内生产总值)所消耗掉的能源。主要是用来反映一个国家或地区能源消费水平、利用效率和全社会节能降耗的状况,目的是通过较少的能源投入获得最大的社会产出,实现经济社会良性发展。用公式来表述:单位GDP能耗(吨标准煤/万元)=全社会能源消费总量(吨标准煤)/国内(地区)生产总值(万元)。除了万元GDP能耗指标外,通常我们还经常会用到“单位工业增加值能耗”、“万元产值综合能耗”、“单位GDP电耗”、“万元GDP用水量”、“单位产品能耗”等指标来进行衡量。
影响单位 GDP 能耗大小的主要因素有哪些?
单位GDP能耗主要受到一个国家或地区的自然条件、经济增长方式、产业结构、技术装备水平、能源消费结构等影响较大。
一是能源消费的结构。能源消费构成,由于各种能源自然禀赋有所不同,同等标准量的不同能源热值利用程度是不同的,因此产出同样单位的GDP,如果使用的能源品种不同,则消耗的能源量也会不同。例如原煤和天然气分别用来发电,产出同样价值的电,因原煤发电效率比天然气低,发电损耗比天然气高,所以用原煤发电消耗的能源量要比天然气高。因此各能源占能源消费比重的高低即能源消费构成影响单位GDP能耗的大小。
二是经济增长方式。粗放型经济增长方式主要依靠增加生产要素投入来扩大生产规模,实现经济增长。集约型经济增长方式则是主要依靠科技进步和提高劳动者的素质等来增加产品的数量和提高产品的质量,推动经济增长。以粗放型经济增长方式实现的经济增长,相比于集约型经济增长方式,能源消耗较高,单位GDP能耗相对较大。
三是由自然条件、地域产业分工等原因形成的产业结构或行业结构。一般来说在国民经济各产业中,第一产业、第三产业单位增加值能耗较第二产业小的多;在国民经济各行业中,工业单位增加值能耗相比于其他行业大的多,其中重工业又较轻工业大的多,重工业中的六大高耗能行业为各行业单位增加值能耗最大的。因此第三产业增加值占GDP比重较高的,单位GDP能耗也较小;主要以重工业甚至是六大高耗能行业拉动经济增长的,单位GDP能耗也必然较大。
四是设备技术装备水平、能源利用的技术水平和能源生产、消费的管理水平。设备技术装备水平、能源利用的技术水平和能源生产、消费的管理水平越高,所消耗的能源量则会越少,单位GDP能耗也必然越小。
五是自然条件。自然条件,如自然资源分布、气候、地理环境等对能源消费结构、产业结构等产生一定影响,也间接地影响了单位GDP能耗的大小。例如有色金属矿聚集的地区,相应进行有色金属的开采、冶炼、压延,以有色金属冶炼及压延加工业这个高耗能行业来推动经济增长,由此带来能源消耗较大,产出的GDP相对较小,从而导致单位GDP能耗较大。
单位 GDP 能耗主要有哪些作用?
一是直接反映经济发展对能源的依赖程度。单位GDP能耗是将能源消耗除以GDP,反映了一个国家(地区)经济发展与能源消费之间的强度关系,即每创造一个单位的社会财富需要消耗的能源数量。单位GDP能耗越大,则说明经济发展对能源的依赖程度越高。
二是间接反映产业结构状况、设备技术装备水平、能源消费构成和利用效率等多方面内容。从影响单位GDP能耗的因素可以看到,单位GDP能耗的大小也或多或少地间接反映了这些方面的内容。
三是间接计算出社会节能量或能源超耗量。将上年单位GDP能耗与本年单位GDP能耗的差与本年GDP(可比价)相乘,即可以算出本年的社会节能量或能源超耗量。当结果为正数时,表示本年比上年节能,当结果为负数时,表示本年比上年多用了能源。
四是间接反映各项节能政策措施所取得的效果,起到检验节能降耗成效的作用。将本年单位GDP能耗与上年单位GDP能耗相比,即为单位GDP能耗降低率,可以间接反映本年度各项节能政策措施的效果,起到检验节能降耗成效的作用。
为什么要实施单位 GDP能耗考核?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经济实力大幅提升,人民生活显著改善。但我们也清醒地看到,由于我国长期形成的结构性矛盾和粗放型增长方式尚未根本改变,经济增长的资源环境代价过大,各项建设取得巨大成就,但也付出了巨大的资源和环境代价,经济发展与资源环境的矛盾日趋尖锐,群众对环境污染问题反应强烈。节能减排同样也是我国当前经济社会发展中的突出矛盾。
从国际上看,随着全球温室气体排放的加剧,全球气候逐渐变暖,地球生存环境日益恶化。为积极应对这一形势,世界各国共同携手,为改善地球环境作出减排承诺。在2009年丹麦哥本哈根世界气候大会上,中国郑重承诺:到2020年实现单位国内生产总值二氧化碳排放比2005年下降40%-45%,并将减排目标作为约束性指标纳入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中长期规划,保证承诺的执行受到法律和舆论的监督。由此,我国制定了“十一五”和“十二五”节能减排目标规划,即在“十一五”时期,单位国内生产总值能耗降低20%左右、主要污染物排放总量减少10%;到“十二五”时期,全国万元国内生产总值能耗下降到0.869吨标准煤(按2005年价格计算),比2010年的1.034吨标准煤下降16%(比2005年的1.276吨标准煤下降32%)。“十二五”期间,实现节约能源6.7亿吨标准煤。2015年,全国化学需氧量和二氧化硫排放总量分别控制在2347.6万吨、2086.4万吨,比2010年的2551.7万吨、2267.8万吨各减少8%,分别新增削减能力601万吨、654万吨;全国氨氮和氮氧化物排放总量分别控制在238万吨、2046.2万吨,比2010年的264.4万吨、2273.6万吨各减少10%,分别新增削减能力69万吨、794万吨。并开始加强了对全国各省、市地方政府的节能减排考核力度(对没有完成年度目标任务的实行一票否决权)。
如何为单位 GDP能耗下降作出贡献?
强化单位GDP能耗考核,大力实施节能减排,是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大举措;是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的必然选择;是推进经济结构调整,转变增长方式的必由之路;是维护中华民族长远利益的必然要求。对于社会、企业和个人来说,我们都有应尽的职责和义务。
首先我们要充分认识节能减排工作的重要意义,从思想上提高认识。在目前,多数人认为环境污染问题离自己很遥远,不是自己的事情,也不是浪费自己的钱财,甚至有一些人认为自己有钱,无所谓浪费。但是,他们没有认识到在这些电白白消耗掉的同时,电脑所排放的二氧化碳等有害气体,发电厂发电所需要的煤炭等资源以及所排放废气和污水所给环境带来的危害;发电厂的机器设备、电脑豪材等生产资料在生产过程中所给环境带来的巨大危害……殊不知,水、电、气这些都是人类共同的资源,现在的浪费,就给子孙后代带来无穷隐患。因此,节能减排人人有责,需要人人参与,社会的主体是人,节能减排的主体也必须是人,节能减排必须从每一个来抓起。要解决问题就要从环境危害的根源做起,减少生活垃圾排放,研发可以循环利用的生活用品,提高人民的节能环保意识。
二是要加强组织领导,健全考核机制。要成立发展循环经济建设节约型社会工作机构,研究制定发展循环经济建设节约型社会的各项政策措施。要设立发展循环经济建设节约型社会专项资金,重点扶持循环经济发展项目、节能降耗活动、减量减排技术创新补助等。要把万元生产总值、化学需氧量和二氧化硫排放总量纳入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年度计划;要建立健全能源节约和环境保护的保障机制,将降耗减排指标纳入政府目标责任和干部考核体系。
三是要加快产业结构调整。要大力发展第三产业,以专业化分工和提高社会效率为重点,积极发展生产性服务业;以满足人们需求和方便群众生活为中心,提升发展生活性服务业;要大力发展高技术产业,坚持走新型工业化道路,促进传统产业升级,提高高技术产业在工业中的比重。要积极实施“腾笼换鸟”战略,加快淘汰落后生产能力、工艺、技术和设备;对不按期淘汰的企业,要依法责令其停产或予以关闭。
四要大力发展循环经济。要按照循环经济理念,加快园区生态化改造,推进生态农业园区建设,构建跨产业生态链,推进行业间废物循环。要推进企业清洁生产,从源头减少废物的产生,实现由末端治理向污染预防和生产全过程控制转变,促进企业能源消费、工业固体废弃物、包装废弃物的减量化与资源化利用,控制和减少污染物排放,提高资源利用效率。
五要强化技术创新。要组织培育科技创新型企业,提高区域自主创新能力。加强与科研院校合作,构建技术研发服务平台,着力抓好技术标准示范企业建设。要围绕资源高效循环利用,积极开展替代技术、减量技术、再利用技术、资源化技术、系统化技术等关键技术研究,突破制约循环经济发展的技术瓶颈。
六是要切实增强投身全民创业、建设生态城市的责任感和使命感,从我做起,从现在做起,努力践行创建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企业发展战略,自觉履行节能减排义务,形成“节能减排光荣、浪费污染可耻”的良好风尚。扎实开展“我为节能减排献一计”合理化建议活动,.增强节约意识,深入开展节约一度电、一滴油、一杯水、一块煤、一张纸“五个一”活动,针对生产经营环节查漏洞、找原因、提建议,建言献计,群策群力,广泛开展小革新、小发明、小设计、小改造、小创新、小窍门“六小”活动,优化工艺流程,提高工作效率,降低运行成本,推行清洁生产。杜绝跑冒滴漏,减少能源损耗,提高资源综合利用水平,促进企业节能减排,提质增效。
地球孕育了人类,人类也在不断地改造地球。人类的发展史,归根结底是人类艰苦奋斗的创业史。在创业过程中,人们利用各种能源赖以生存,同时也给他们带来了不同程度的破坏。“资源短缺”已成为广大群众一个十分关注的问题。如果现在不加以考虑对策,未来人类就没有出路,总有一天能源会被我们用尽,人类就无法生存。要做到节能减排,就要从小事做起,人人动起手来,创建美好的家园。只有山川秀美的现代化,没有穷山恶水的现代化。历史将证明,今后的中国,将实现可持续发展能力不断增强,生态环境日益改善,资源利用效率持续提高,人与自然长久和谐。
(鹰潭市统计局余清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