余额宝引业内外大论战 互联网金融迎最严监管

28.02.2014  14:09

在我们这个沸腾的时代,伴随着广泛而深刻的社会变革和突飞猛进的科技发展,知识更新的周期大大缩短,各种新知识、新情况、新事物层出不穷。与此同时,互联网等信息技术对现实社会的挑战和改造也在加剧。余额宝、微信营销、打车软件、比特币……轮番出现的新名词或许已让你应接不暇,其中的法律问题、风险问题、监管问题更是令你好似“雾里看花”。以见证时代发展、记录社会变迁为己任的《法制日报》视点版为此特推出“新锐视界”栏目,借你一双慧眼,让你洞悉这日新月异的大千世界。

锐观点

在目前多头监管的情况下,急需解答的问题便是谁应对余额宝整体的风险和监管负责。从野蛮生长到规范发展,今年将是互联网金融的规范年

什么空白,真的有风险?

一则“余额宝存监管空白”的消息让早上刚刚打开电脑的北京市民陈波的大脑也稍稍“空白”了一下,因为余额宝里有他将近十万元的“血汗钱”。

消息的发布方是中国消费者协会。在近日召开的新闻发布会上,“余额宝监管空白”被列入中消协十大消费事件。

与之相对应的是余额宝类的互联网金融产品火箭式的发展速度。据报道,在元宵节、情人节两节重合的2月14日,余额宝站上了4000亿元的规模,而这距离天弘基金1月15日宣布余额宝突破2500亿元规模仅有1个月之遥。

由此,各界关于余额宝的争论可谓是此起彼伏,甚至已经偏离了一个金融产品的定位。如此纷扰之下,有个问题至今没有答案:法律和监管风险该如何解决?

余额宝的监管涉及多个监管机构,谁来牵头,谁负责现场检查?作为互联网金融产品的风险揭示是否充分?谁来监督不当营销误导投资者?这些都是目前亟待回答的问题。”曾处理过多起互联网以及金融领域案件的北京律师朱永晖告诉记者。

担心真出事找不到管事的

2月21日,央视评论员发表文章称,余额宝和其前端的货币基金将2%的收益放入自己兜里,而将4%至6%的收益分给成千上万客户的时候,整个中国实体经济也就是最终的贷款客户将为这一成本埋单。他认为,余额宝将“冲击中国全社会的融资成本,冲击整个中国的经济安全”,因此呼吁取缔。

针对余额宝利润2%的说法,支付宝回应称,余额宝所收取的费用仅有3项,即一年的管理费0.3%、托管费是0.08%、销售服务费0.25%,费用总计0.63%,此外再无其他费用。

随后,由央视评论员文章所引发的争论大爆发。

余额宝的出现,挑战了银行一味压低储户收益维持低资金成本的传统。在一家门户网站的在线调查中,有超过九成人反对取缔余额宝。”在金融公司工作的陈波向记者这样表示。

中央财经大学金融法研究所所长黄震表示,如果说余额宝是吸血的寄生虫,那要看吸了谁的血,现在主要吸取的是银行这一利润丰厚行业的血,毕竟银行的储蓄存款有40万亿元之巨。

陈波则向记者提出了和朱永晖类似的疑虑:“我现在关心的就是余额宝本身有没有问题?如有问题,谁应该采取行动?

陈波的疑虑来自于此前发生的一起虚惊事件。“2月12日早上,我发现原本每天早上准时公布收益情况的余额宝,收益栏上显示为‘暂无收益’。我刚开始以为手机上网不给力,登录电脑发现还是不成,给朋友们打了一圈电话,才知道大家都没收益。”陈波回忆说,“当时汗都下来了。毕竟互联网理财和传统银行还是不一样,万一出了问题,还真不知道怎么弄。

后经证实是由于余额宝用户快速增长后,余额宝紧急升级收益发放系统,导致收益显示时间出现延后。”陈波说,尽管是“虚惊一场”,但事后他还是把一部分钱从余额宝中取了出来,“我也害怕真出事找不到管事的”。

中国人民大学商法研究所所长刘俊海说,此次“暂无收益”风波不完全是个意外,反映出当前互联网金融产业在渠道创新和风险控制上仍然存在“厚此薄彼”的不良心态。

【1】 【2】

官方微信

人民微博

官方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