著名海外华文作家勉励文学爱好者:文学创作贵在坚持

16.11.2014  00:11


著名旅居英国华文女作家虹影与读者分享文学创作心路历程(记者陶望平 摄)

  江西网络广播电视台11月15日南昌讯(记者 陶望平)11月15日上午,著名新移民作家虹影、陈河与读者见面及签售会在江西新华文化广场图书城举办。虹影、陈河在会上勉励江西的文学爱好者,文学创作贵在坚持,在追求文学梦想的路上要始终保持平和的心态。

  虹影表示,她写的与自己有关的《饥饿的女儿》、《好儿女花》,以及那些与自己无直接关联的作品,其实写的都是她的故乡重庆。“很多年前,我在重庆长大,那时觉得特别孤独、特别无奈、特别没有温暖、特别没有爱,我需要与世界产生一种联系,于是我找到了写作的方式,”虹影向读者分享自己走上文学创作之路的缘由时说道。

  当下的年轻文学爱好者应该持有怎样的心态去进行创作呢?虹影说,她是在一个特别贫穷的家庭里长大,那时候找不到书读。“有人说,要么经历够多的坎坷,要么出生在书香门第,这些对一些作家的成长是非常好的。”虹影劝诫年轻的文学爱好者,不论生活把你抛向了哪个地方,都要自己去努力,遇到困难不低头,要坚持朝着自己的目标前进。

  陈河也表示,年轻的文学爱好者在创作过程中难免会受到挫折,但坚持下来,或许有一天会有成就。“有文学梦很好,但不一定所有爱好文学的人都要成为很有名的作家,毕竟成为顶尖作家的是少数。”陈河认为,文学爱好者坚持写作的过程很重要,要始终保持平和的心态,在追求梦想的道路上或许就会有成就。

  加拿大华裔女作家曾晓文是加拿大多伦多一家建筑管理公司的IT总监。1991年,曾晓文就开始在国内的报刊发表一些散文。后来旅居国外后,曾晓文在工作之余,坚持文学创作,到目前为止,已经发表3部长篇小说,并揽获了一些有重大影响力的文学奖项。在曾晓文看来,年轻的文学爱好者要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来进行选择,“毕竟年轻人要生活的,在工作之余进行创作也是可行的。”曾晓文表示,不论怎么选择,年轻人进行文学创作关键还在于长期坚持。

   延伸阅读

  虹影,著名旅居英国华文女作家,创作的长篇自传体小说《饥饿的女儿》获台湾1997年《联合报》读书人最佳书奖;《好儿女花》获《亚洲周刊》2009年全球中文十大小说奖。

  陈河,著名旅居加拿大华文作家,2010年,中篇小说《黑白电影里的城市》获得了首届郁达夫小说奖;2011年,长篇小说《沙捞越战事》获得第二届“中山杯”华人华侨文学奖的最佳作品奖。